应急管理部机关幼儿园保健部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卫生保健宣传】儿童手足口病预防

创建于2023-09-18 阅读2280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夏秋交替之际,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幼儿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识别应对手足口病,以及德胜社区保健科带来的常见传染病潜伏期宣传知识,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呼吸道途径(飞沫、咳嗽、打喷嚏),可因接触患者粪便、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此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潜伏期一般为2-10天,与疱疹性咽峡炎在临床症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方面有一定相似性,两者易出现混淆。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如果“中招”,如何应对
01注意隔离

幼儿应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外出,避免与没有生病的幼儿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一周。总共需要隔离2周,且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可能是隐性感染者的家长也应减少外出。

02及时退热

体温超过38.5℃,要及时、规范使用退热药,也可进一步使用冷敷、温水擦洗等物理降温,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03饮食调理

对于进食困难的幼儿,尽量食用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小宝宝可食用温凉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等。

04关注病情变化

尤其是发病的前三天,要注意观察有无新症状出现,症状有没有加重;重点关注早期危重信号:如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嗜睡、易惊等,如有这些症状出现,应立即去医院再次就诊。

远离手足口,预防是关键

💕 日常防护是基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① 勤洗手,不喝生水,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② 不吃生食,避免病毒细菌从食物中进入人体;

③ 定期对居住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注意玩具的清洗;

④ 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 加强保健意识,增强体质

如果幼儿本身脾胃湿热重,或平时经常积食,会更容易感染病毒。家长可以给宝宝做做推拿,消积食、健脾胃:

💕 接种疫苗

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种EV71 疫苗(二类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 90% 以上!

接种适宜年龄是6月龄-5岁,尽早接种手足口疫苗,能有效减轻因感染EV71病毒而引发的手足口重症及死亡率。

手足口病之所以这么容易被传染,是因为它的潜伏期有2~10天。病毒处在潜伏期的时候,没有直接症状,不能及时被发现,更不会及时被隔离,因此很容易发生接触感染。

建议在当地流行的高峰期,尽量少带或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拥挤处。

家长朋友请注意

💕 如果幼儿被医院确诊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请家长第一时间向本班教师报告,并按照上级要求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健康管理;

💕 痊愈后按不同传染病复课时限要求,请家长携幼儿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复课证明,并将复课证明交于保健医审查无误后方可来园。

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应急部幼儿园保健部

阅读 22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