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是成长道路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适应与挑战。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博雅幼儿园采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学部委员钱志亮教授团队提出了幼小衔接八大能力准备,全面对接幼儿园和小学课程。让我们一起了解:
1⃣️
视知觉能力,负责读写
视知觉能力由空间知觉、视觉记忆、辨别功能、视觉想象、视觉注意力构成。视知觉能力不足会关系到孩子的阅读、书写、观察和视觉能力,和未来的学习都有着密切联系。“认字难”、“读错字”、“漏读字”等现象。每天安排课程训练孩子的视知觉能力。
- 七巧板拼图游戏。
- 找不同的游戏。匹配游戏,通过匹配游戏让幼儿对字母、数字、简单词语进行匹配和辨认,一边锻炼视自觉一边学习阅读技能。
2⃣️
听知觉能力,负责听说
听讲能力又叫做听知觉能力,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能力。
听写记忆,专注力、语言表达、听说理解 能力的培养课程。
3⃣️
知觉转换能力,是负责课堂听课的指令执行
知觉转换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它涉及孩子的手眼脑协调能力,是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语言信息相互转化的能力,知觉转换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孩子的读写水平、听写水平、看图说话水平。
4⃣️
运动协调能力
运动协调能力,涉及孩子的大肌肉运动和精细肌肉运动,如果孩子跑步姿势不协调、易摔跤、不会跳绳、体操动作记不住、唱歌跑调、咬字不清、写字歪歪扭扭、作业纸脏乱不整齐、书包杂乱肮脏等,都是运动协调能力不足的表现,甚至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逻辑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课程安排打篮球、跳绳、钻筒、滑梯、平衡木等肢体协调能力训练来锻炼孩子协调能力的发展。
5⃣️
语言能力
语言沟通影响着孩子生活的诸多方面,考量着多方面的能力,课程内容安排:口语表达、语气表达、情感语言、音量、词汇积累、态势语言、看图讲话、言语理解。
6⃣️
数学准备能力
数学准备能力包括数数、计算、对应、比较、分类、排序、图形建构、时间、钱币、数字、推理数感等。
7⃣️
社会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上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里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各种适应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
具体包括自信心、坚持性、自我认同、情绪表达、遵守社会规则、助人问题、对他人感受的同理心、文明礼貌、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
8⃣️
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坚持、积极、责任、思维灵活、独立性、合作性、集中注意力、整洁有条理、荣誉感、好的学习兴趣、生活规律等。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作息时间调整小学的时间安排
小学生活节奏紧凑,早上8:00早读,接下来每节40分钟的3-4节课,学习容量也很大,只有晚上休息好了,才有足够的精神应对一天的学习。
而且,老师也不会和颜悦色地面对天天迟到,或上课瞌睡的情况。
午睡的习惯从原来的在小床睡觉调整为坐小椅子休息。坚持早睡早起,孩子一天才有精神。
喝水的习惯从原来使用班级小杯子调整为自己带水壶喝光后学会自己往壶里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