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和缅怀先烈的日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将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通知如下:
4月4日(星期二)下午两点半正常放学
4月5日(星期三)放假1天
4月6日(星期四)正常返校

1、祭祀祖先
祭祖,是清明重要的节俗之一。清明节假期,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和孩子讲讲温暖的、有趣的、励志的、感人的家庭故事,让孩子从长辈们的经历中,获得更多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2、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明德小学文明祭祀倡议书
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刻,为深化移风易俗,培养文明新风,明德小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祀。大力提倡网络祭祀,通过网上献花、撰颂祭文、缅怀恩情等居家追思方式寄托对先辈的哀思。积极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向革命先烈鞠躬献花、签名寄语,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感恩缅怀。
二、倡导有礼祭祀。树立“生前孝亲”胜于“重殓厚葬”观念。从俭祭祀、理性祭祀,珍惜关爱眼前的长辈亲人,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亲人逝后从俭治丧,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搞攀比,让逝者欣慰、让生者无憾,不影响他人生活。
三、倡导绿色祭祀。遵守社会公德,树立环保意识,不焚烧香烛纸钱、不燃放爆竹烟花,维护公共环境,消除火灾隐患。坚决抵制封建迷信祭祀用品,倡导以鲜花祭奠、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低碳、环保方式缅怀先辈、追念故人。
四、倡导安全祭祀。清明期间,网上预约现场祭扫的,要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做到即扫即走,注意安全。

1、森林防火
外出踏青时,注意预防花粉过敏;游玩时,拒绝危险举动,确保人身安全。
天干物燥,预防森林火灾,须谨记:不带火种进入林区;不在林区玩火;不在林区丢弃火种;不在林区放鞭炮;不在林区野区烧烤;不参加扑救山火行动。
2、饮食安全
讲究饮食卫生,严把“进口”关,不购买或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食用水果应清洗、削皮,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确保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零食。
3、交通安全
带孩子外出时,切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时刻关注孩子,教育孩子外出时一定紧跟家长,以免走失。
4、防溺水安全
禁止学生私自到河边、塘边、湖边等有水的地方戏水或游泳,做好防溺水教育,家长做好陪护或救护工作。
5、传染病预防
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的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们做好各种疾病预防工作:督促孩子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近期是甲流高发季节,快收藏这些预防小知识!
6、预防网络诈骗
教育孩子要保护个人信息,谨防电信网络诈骗。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出门在外保管好贵重物品,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保持距离。提高警惕,下载国家反诈APP,巩固心理防线。
7、良好作息
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保护眼睛。
8、亲子陪伴
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开展亲子活动,如睡前阅读、亲子手工、亲子游戏等;鼓励孩子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有意义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