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口市英才教育集团“书润教育”高质量教研系列活动之“学教评一致性”专题培训

英才教育集团·34小
创建于2023-09-17
阅读 19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时间:2023年9月17日

活动主题:2023年海口市英才教育集团“书润教育”高质量教研系列活动之“学教评一致性”专题培训

活动对象:海口市第三十四小学、英才小学、演丰小学

活动地点:海口市英才小学

活动内容:

1.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2.“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特征;

3.“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全国特级教师崔成林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课堂实践研究,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现代课堂建构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已在国家和省市教育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近年来崔教授对新课标解读深入浅出,值得学习借鉴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崔成林老师首先从课程目标的进化切入预示着教学方式的质变。其次引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提到教师应该树立“教学评一体化”自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最后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美国教学家安德森的有效教学的灵魂三问:

第一,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学习目标)

第二,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策论和过程)

第三,我如何确定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评价与反馈)

  同时强调研究“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

一是寻找“高质量学习”的教学原点。崔老师举了三个例子,教学与目标不一致(教师讲课中跑偏了),教学与评价不一致(《端午的鸭蛋》没有作品评价标准),目标与评价不一致(评价只指向理解,没有运用创造),都极大影响学习质量。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才能达成高质量学习;

二是让“学业质量标准”有用武之地。(符合学质量标准的)目标起着导教、导学的作用。理解(课标、学业质量标准的)目标的标准,如“理解”;

三是让“死教材”变“活课程”围绕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教学评一体化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要素,基本工具。

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与崔教授互动,多维对话,在思维碰撞下豁然开朗,对“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特征

基于新课标(义教2022版)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素养立意、深度学习,为此应该关注“三个三”:聚焦三大焦点问题——进阶式目标、真实问题解决、学习性评价。

这三大焦点类似于新课程改革初期基于“三维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素养时代新课程标准(义教2022版)下的抓手。

     

进阶式目标——低阶学习目标,短期的学习结果;高阶学习目标,长期的素养目标。简单说来,即“掌握双基内容”和“运用双基做事”,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思维进阶式的完整学习目标,能够引领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完整的学习”。

真实问题解决,学科教学要聚焦运用知识来做事,即解决真实问题。以“真实情境融入学科素养,任务驱动聚焦问题解决,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真实问题需要情境,但这种情境不是简单地添加生活场景,也不是为了故弄玄虚、人为设置学习障碍,而是为了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考生在场景中解决问题,并由此能够迁移到未来生活之中。义教新课标(2022版)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跨学科学习”是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方法与思维方式以解决真实问题、产生跨学科理解的课程与教学取向。

  崔老师提出,高阶目标的课堂教学是始于高阶,终于高阶。低阶目标是因实现高阶目标的需要而学习,学完之后立即回到高阶目标的解。传统教学,先学习双基,然后做高阶练习。新课堂把它们反过来,先呈现高阶问题。利用大问题带动双基,然后回到大问题。由传统的学后用走向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走向真实问题的解决。

崔老师还提出:

1.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体化的新课堂,第一个特征就是有清晰的目标(低阶目标与高阶目标),有学业质量标准。学习目标后面细化分解目标,作为评估证据。

2.要从知识传授的课堂走向问题解决的课堂。

3.输入型的不是真实任务,输出型的是真实任务。有真实任务还要有真实经历。

4.素养不能直接获得,必须通过做事,形成经历,转化成经验,形成素养。素养教学的课堂,有“学”结构(新知建构),有“用”阶段(迁移运用)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崔老师紧接着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教的活动;二是学的活动;三是评价性的活动(过程性评价)。

而后崔成林老师以生动的案例,打破了实际教学与“新课标”的距离感,并传授了大单元设计的“逻辑密码”。

崔成林老师认为,单元设计需要通过系统分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一个单元学习内容为整体,旨在取得最大、最佳教学效能的教学设计。单元课程开发,需要将教材转化为课程,为学生真实学习发生而设计,对此崔成林老师归纳了五个工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核心内容。

第二步,提炼大任务或问题。

第三步,分解大任务或问题。

第四步,细化为子任务或问题。

第五步,子任务转化为学习活动。

单元课程开发,需要教师能吃透教材,理清概念层次,形成知识结构,结合主题情境和学生认知规律,将各层次知识转化为任务或问题。

在讲座的最后,崔成林老师引用了马克·扎克伯格的一句话作结束语:“没有人一开始就能想清楚,只有做起来,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楚。”

今天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不仅是学习者,更是思考者、行动者、分享者,实现了学习、实践、反思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单元”视角,跳出传统孤立的课时教学,更上位地整体规划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同时聚焦新课标,掌握单元教学的内涵和设计策略,超越“教书”,走向“育人”。

编辑:王丹、陈夏薇

审核:钟小诗

阅读 19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