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常见的秋季传染病如:秋季腹泻、疱疹性咽峡炎、肺炎等,很容易在抵抗力低的幼儿间传播蔓延,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幼儿的健康。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餐前便后洗手,孩子餐具、玩具定期消毒。
3.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
🍂注意事项🍂
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不能滥用抗生素。
2.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预防措施🍂
1.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2.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为宜。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1.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3.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致病生物。它通过黏附呼吸道上皮引起宿主细胞肿胀、坏死等,又称为支原体肺炎。
🍂传播途径🍂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秋冬高发,南方夏秋高发。
🍂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较为剧烈的刺激性干咳,白天晚上都咳;发烧以低烧居多,少部分患儿高烧,持续高烧常预示病情重;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如果患儿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差、进食困难甚至脱水,需尽快就医。
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肺炎、肝炎、肾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致命。
儿童医院呼吸科医生
告诉大家这样分辨
▶ 如果孩子惊咳得很厉害,同时他是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患支原体可能性相对大。
▶ 合胞病毒也是很常见的病毒,小年龄多,两岁之内的多,如果孩子咳嗽伴随喘息,喘得厉害,患合胞病毒的几率较大。
▶ 儿童患新冠相对支原体和合胞病毒,症状相对较轻,大部分能自限。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现在还没有支原体肺炎疫苗,为此,预防感染要从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起:
1.遵守呼吸道礼仪
日常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把用过的纸巾丢弃在带盖的垃圾桶里;如果没有纸巾,可用上袖或肘部遮挡后再咳嗽或打喷嚏,而不是用手遮挡。
2.做好手卫生
严格洗手,保持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如果没有肥皂(洗手液)和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3.保持空气流通
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