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幸参与了在信阳市举办的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场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
9月16日上午,黄爱华老师为我们带来四年级示范课《怎么把画挂正》。在挂画的问题中,黄老师通过定目标(挂正就是为了让画框平,画框所在的直线与墙角线平行)、想思路(确定画框边所在直线的位置)、找办法(找到墙角线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很自然的由生活问题引入数学问题。
黄爱华老师还诠释了什么叫“大问题教学”。以“圆的认识”为例,提出“为什么圆形的井盖不会掉下去呢?”让学生尽情的在黑板上写出圆的一些特征,发散孩子们的思维。
接着,孙敬彬老师为我们带来五年级示范课《可能性》。孙老师由抽学生的名牌,让学生感受被抽中的可能性导入课题。教学活动第二环节,让学生模拟实验分工,通过抽取“实验”、“提问”、“记录”这三种不同的任务来感受事物的可能性。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就像一个盒子,里面装了很多可能。
孙老师在讲关于统计与概率整体认识中提出概率的本质是描述世界的确定性。孙老师指出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阶段概率与统计的学习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9月16日下午,张宏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六年级示范课《另类的分数比较》,让学生意识到比较分数方法的多样性。
1、单位相同比个数。
2、个数相同比单位。
3、个数不同单位不同,转化成个数相同或者单位相同的分数。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一年级至六年级知识的融会贯通。
张老师分享了新课标下的作业新理解与新设计,让学生在事中练、事中学、事成而学成,让我们认识到全景教学以及怎样进行全景教学的作业设计。
9月17日上午许卫兵老师讲了一节生动的《周长和面积》示范课。用蚕宝宝绕着桑叶绕一圈引出周长,蚕宝宝吃掉整片桑叶引出面积,导入设计富有童趣,引人入胜。整个教学过程,教给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观察、思考、表达。许老师的课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指向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讲座中,孙老师全程脱稿,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度剖析了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
9月17日下午,听了高丛林老师讲的《时分秒的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知识,还让学生体验测量时间,感受时间的长短。
最后,高老师详细阐述了儿童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儿童数学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而且能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
两天的学习,我们在示范课中收获经验,在交流研讨中深度学习。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无止境,追随名师们的脚步,相信好学善思的教师们,定会不断自我提升,迎来新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