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手机管理 家校携手育人——沛县汉城文昌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

xiao.
创建于2023-09-17
阅读 36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您们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同时也产生出种种弊端。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拿到手机主要就是玩游戏、聊天交友和刷短视频,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自我把控能力,导致玩手机上瘾,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手机问题”已经是当前困扰青少年学生的严重社会问题。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其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专心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深知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1.损害身心,影响健康。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严重影响学生睡眠,导致视力下降、运动能力低下、影响身体发育;学生染上网瘾、游戏瘾后,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变得孤僻怪异,情绪变得烦躁不安,郁郁寡欢,形成“手机依赖综合症”,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2.耽误学业,成绩下滑。据权威机构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或上网,约占65%;网络聊天,约占25%;与亲人联系,约占10%。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学生的手机是用来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只要学生有手机,就极易造成思想不集中、无心向学、成绩一落千丈的后果,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

     3.交友不当,埋下隐患。青少年心理还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可能陷入诈骗分子的套路之中,造成财物损失。有些学生用手机软件不慎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可能过早陷入混社会之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炫耀攀比,不择手段。手机不同品牌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部分没有手机的学生可能找各种理由,逼迫家长为之配备手机。

作为学校,我们这么做

      为切实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学生手机实行专项管理,规定如下:

     1.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包含学生智能电话手表、电子平板等设备)及附属设备 (耳机、充电器等)进入校园。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将手机、智能电话手表带进校园的,家长必须告知班主任,班主任同意后方可带进校园。进校后手机交于班主任保管,电话手表应处于关机状态。如果学生违反规定携带手机(包含学生智能电话手表、电子平板等设备)来校后引发的一切不良后果,如丢失、引起同学矛盾的,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责任,学校概不负责。

    2.凡发现学生携带手机入校,无论在校园内何时何地、使用与否,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都要把该手机及其附属设备当做违纪违规工具予以收缴暂扣,并将收缴的手机及附属设备交由学校德育处详细登记、保管,并由学生签字确认。

    3.违规携带及使用手机,第一次被收缴暂扣,学生将被口头警告并扣班级考核分,手机将被暂扣,在家长陪同下到德育处签字领取,如无家长陪同,则由学校保存至期末返还。

    4.违规携带及使用手机,第二次被收缴暂扣,学生将被全校通报并扣班级考核分,手机将被暂扣一学期 ,待至暂扣期满,在家长陪同下到德育处领取。

    5.禁止学生在学校公用电源插座上给手机充电,一经发现,没收手机、充电器。如因充电引发火灾事故的,要追究责任。

    6.凡是拒绝配合收缴、拒不服从教导的学生,将视情节轻重对其予以警告、严重警告、全校通报等处分,家长到校共同教育,并写好保证书。

    7.学生如有需要联系家长的,可以借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手机;家长如有紧急情况需联系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班级家长群等方式与班主任联系。

    8.学校将通过班会、心理辅导课等方式加强宣传,加强引导对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家长,可以这样做

  1.管理好孩子的零花钱。家长要控制好孩子的零花钱,防止学生私自购买手机。

     2.加强孩子的教育引导。家校共同合作,让孩子充分认识使用手机、沉迷网络的严重危害性。

     3.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家长在家里不能纵容孩子玩手机,要给孩子提出要求,约法三章。

     4.促进亲子沟通。家庭要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多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社会公益活动,帮孩子建立充实而丰富的生活,不依赖手机这个“电子朋友”。

     5.做孩子的好榜样。育儿先育己,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们要严于律己,严格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尤其是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做到专心陪伴。

  家长朋友们,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各位家长给予支持与配合,共同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监管,挖掘学生个人特长,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

沛县汉城文昌学校

德育处宣  

2023年9月17日

阅读 36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