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初爽,日初短,好时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为进一步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促进课题研究的稳步发展,9月14日上午,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乡村教师能力提升”专项课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2.0应用能力素质提升的实践研究》和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浸润式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岑溪市诚谏镇第二中学进行。
本次活动由两个课题的主持人苏赞军主持,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岑溪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显平,岑溪市教科所初中语文教研员、课题组成员程丹丹,岑溪市波塘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苏赞军,岑溪市诚谏镇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琼锋,以及两个课题组的成员。活动分为课题成果展示课、课题推广讲座和专家课题引领三个环节。
课题成果展示课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2969bb892344f6c85354c86613e9660.png)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乡村教师能力提升”专项课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2.0应用能力素质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邓榕蓉老师展示的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在课堂导入环节,邓老师结合微能力点A5利用真实的视频素材呈现与学生和学习内容相关的事情,在课件中插入了《南京大屠杀》的音视频文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邓老师灵活运用希沃白板小游戏双人PK游戏、希沃白板中的蒙层、随机点名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信息化高效课堂,让课堂活起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高效授课目的。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浸润式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严桂峰展示的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渡荆门送别》。在这节课上,严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本课题“六步四环节”初中语文浸润式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四个环节:一、诵读涵咏,“浸润”诗歌的结构美;二、巧设问题,“浸润”诗歌的语言美;三、精读细研,“浸润”诗歌的修辞美;四、合作探究,“浸润”诗歌的主题美。严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诗歌意境,强化朗读,分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评价,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题推广讲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2969bb892344f6c85354c86613e9660.png)
两个课题的主持人苏赞军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讲座《抓住关键,突出亮点,推广共享——课题研究的思考与建议》。苏老师首先以两节课为切入点,为大家分析课题中的关键词和亮点如何在两节展示课中实践落地,再从文献研究的概念界定和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向大家展示了从课题起始至今,课题组的研究进展以及学生教师发展成果。
岑溪市教科所初中语文教研员、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浸润式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程丹丹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浸润式”语文教学的实施与教学模式》,程老师从“浸润”的本意说起,结合严桂峰老师的《渡荆门送别》课题成果展示课,着重从“情境浸润、诵读浸润、语言浸润”三个方面强调了语文课堂浸润式教学的侧重点,同时要注重其他环节的创新设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师生教学的评价,把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贯穿于课堂始终,做到以评促教、以教促评,在教学评价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双减”政策中的减负增效理念得以真正落地。
专家课题引领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2969bb892344f6c85354c86613e9660.png)
岑溪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显平在活动总结中指出:课题研究是推动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证,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参与科研活动中,要以科研的思路去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最后,李副局长勉励大家:我们能做课题,并且能做好课题,做出成果。要将课题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推广课题成果,助力课堂高效的活动目标。
本次区级课题展示交流活动是一次思维的激情碰撞,为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接下来的课题推进中,课题组会常研常思,常想常悟,在各位专家的针对性建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题下阶段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对课题的实施进行完善,在实践中调整,在调整中稳步推进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