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
早上下第一节课,是课间餐时间。老师刚宣布下课,生活委员乔裕恬和邱启峻总会第一时间把早餐桶提进教室,摆开阵势,开始分早餐。裕恬坐在凳子上,负责分早餐;启峻站在旁边管理队伍,不排队或排队不整齐的不给吃。同学们拿着饭盒,安静排队,拿到课间餐还不忘道声“谢谢!”。裕恬装面条那是一勺准,不多也不少,还一点不漏到地上。吃完的同学再找她装,她也是乐呵呵的,一点不嫌麻烦。待大家吃完了,范曦宇和林宇成便把课间餐桶送到一楼厨房,赶忙上来做眼保健操,一点不在路上耽误时间。徐子青等同学看到地上有不小心弄掉的面条,马上拿纸巾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每天课间餐,我们的桶里都是干干净净的,大家饭盒里的食物也吃得干干净净。参与干活的同学都很开心,特别是乔裕恬和邱启峻,好像大家吃得多是他们莫大的荣光。
我们班像上面这些热爱劳动、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同学还真不少。每节课下课,毕依晴会到大家座位下看有没有垃圾,督促大家做好保洁工作,以防我们班被学校值日干部扣分;预备铃响了,大家迅速回到教室,大班长徐泠然上讲台喊口令,指挥大家做好课前准备,值日班长在下面管纪律。组长、科代表按时收发作业;负责开关空调的张湉欣同学及时开关空调;负责关灯的李书善同学及时开、关灯;负责擦黑板的曹书睿同学及时擦黑板;负责午餐分饭的赖锦涛等同学根据纪律情况分饭、管午餐纪律;负责午休后放被子的石文澍同学一一帮大家把被子放进柜子……这些事情,同学们几乎不用老师操心过,做得井井有条。
我们班孩子非常愿意为班里做事,为同学做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分工,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乐于帮助同学做其他事。但也有个别孩子不会干活,书本、作业不会收拾,自己的书桌抽屉非常乱,找东西半天找不到;午休不会叠被子,需要同学帮助。事事依赖别人,没有集体责任感,这后果是很严重的。美国哈佛大学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得结论:爱干活的孩子与不爱干活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
孩子们爱动手,勤动手,这好处是很多的。
1.爱劳动的孩子责任心更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劳动教育正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与责任心、意志力的好方法。能每天坚持做一件事,这绝不是一时兴趣使然,是孩子们的责任心驱使他们要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人的习惯越是年龄小越容易形成,小学阶段是形成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切不可错过,从小不劳动等长大再想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就困难了。
2.爱劳动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的生活会处理,会自己解决掉很多生活中不必要的困难。遇到困难,他们会想办法解决。他们的书写会更美,学东西会更快。
3.爱劳动的孩子更独立。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事,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将会促进孩子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这样孩子以后在面对陌生环境或步入社会后,都能够有较快的适应性能力。
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通过基本的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脑细胞得到更多的刺激,加快脑细胞发育成长,更有利于开发脑细胞的作用。
而相较于跑步等简单的运动,劳动更能促进孩子手脑并用,在解决生活劳动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孩子动脑子,想窍门,如何能把衣服叠得更整齐,怎样才能更快地收拾好杂物……许多有创造性的发明都是在劳动中发现的。
因此,我们尽量多让孩子劳动,让孩子爱上劳动。
怎样让孩子爱上劳动?
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慢慢学整理自己的房间、收拾书包、洗碗、洗衣、淘米做饭、学使用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但在接触电器前,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地教给孩子使用方法,尤其是对于像电饭锅这类有一定危险的物品。
孩子在学做劳动的过程中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可能被子叠得很难看,洗碗时不小心摔了盘子,洗衣服没有把泡泡漂干净……
面对这些“小意外”,家长不应该过于苛责,每个人都是从什么都不懂学起,学习新事物的过程总不会一帆风顺,一次翻脸、批评,很可能就让孩子从此对劳动产生恐惧心理。
家长要珍惜孩子每次有益的尝试,以鼓励表扬为主。孩子每做好一件事,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给他一个微笑,拥抱一下或说声“谢谢”“干得不错”都可以使孩子感到高兴和自豪,体验劳动的愉快,激起再劳动的欲望。当他失败的时候要安慰他没有关系。
另外,应避免过多的物质奖励.适当的奖励可以成为一种动力,但过多的物质奖励可能歪曲了劳动教育的本质。家长们可以考虑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交替进行,只要是父母的肯定,都能让孩子开心。
当然,我们注意培养孩子对待劳动的正确态度。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
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人们正是靠辛勤的劳动才创造了财富,生活才能富有,人生才有意义;劳动致富、自食其力令人自豪,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遭人唾弃。这将使他们受用终生。
同时,家长不能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会让孩子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自己积极参加劳动的行为来带动孩子高高兴兴地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去,在劳动中锻炼成长,在劳动中体会快乐和幸福。
谢谢!
林毅老师
2023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