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一文的作者在普通的丁香中融入了自己特有的感情,从而引发了对人生的领悟。对于六年级孩子来说,这是对文学作品进一步深刻认识,怎样由景到情,怎样做到情景交融。同时又是一种挑战,孩子们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怎么理解作者表达的深情呢?在第一课《草原》一文的学习中梳理了两种由所读内容想开去的方法,这一课中,作者更多的是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行想开去。作者为什么能这样想开去呢?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多的是产生这样的疑问?这就需要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了:
作者的故事:宗璞自小体弱多病,做过各种各样的手术,这些经历让她不由给自己取了个外号—— 挨千刀的。她的一生历尽波折,挺过了生命中一次又一次不能承受之重。让我们一起走进宗璞生命中的那些“丁香结”:接连失去亲人,眼睛几乎失明,从此只能告别最爱的阅读,所有的作品也只能由口述来完成。宗璞戏称自己是“三余作家”,因为多年来,她只能在业余、病余和事余时写作。生命中的打击一重接着一重,然而面对坎坷的命运,宗璞十分豁达乐观: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宗璞从小小的丁香结想开去,想到了人生中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开去,又会想到什么呢?
有了上面的资料,学生对作者的想法就会豁然开朗。作者是一个文人,他能想到优美的句子来形容这丁香,能从丁香花想到丁香结,再想到心中的结,这样的文章才有了中心,有了灵魂,这样的写法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还要在人生境界中也要想开去,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结”呢?学生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与朋友相处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课后题: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学生的理解中就能从遇到的困难想开去,想到相关的诗句,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文,学人达到完美统一。
这一课宗璞“教”给了我们三种方法:
一是写“丁香”与我的生活的关联,对我的影响。她说,“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二是借用古诗中的“丁香”,描写雨中的“丁香”,营造出要表达的氛围和意境。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三是找到丁香花“形状”上的特点,引出“结”的思考。“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如此,水到渠成,联想就自然而巧妙地发生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景物、事物,都能触发我们的联想和思考。
跟着《丁香结》学习写作“状物”类作文,我们要注意这样几个关键点:
选好对象。最熟悉、最喜欢和亲近的,我们才能带着感情去观察和思考。如梅兰竹菊等,要从中选择最能动笔的事物。
写出特征。抓住形、色、香、味等,运用视、听、嗅等多种角度和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多种手法,把事物写得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找准关联。找到事物与生活、事物与人的关系,由物及人,写出事物的精神气质,联想到类似的人或人生。
巧妙借用。状物类作文,最好的借用是古诗词。可以从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中去找到“事物”与人和精神的关联。
学以致用,我当堂让孩子们学习迁移写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并从中想开去,获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