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追梦正当时
不负韶华行且知
2023年9月14日,为期一周的培训已过大半,上午八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周彬校长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围绕学科高质量教学的路径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交流,主要从学校管理、学科教研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其一,在学校管理方面。要虚心学习借鉴优秀的管理方法,明确学校管理目标,要思考学校教学同高考成效间的衔接性,要在保证高考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培育有“温度”的校园。
其二,在学科教研方面。要求教师要做深、做透本学科的教研,用时间沉淀精华,培育深刻思维,以便在课堂中让学生有持续的获得感。同时立足学生主体地位,放下教师姿态,脱离专业术语的束缚,只有做到对学科的深入才能有教学的浅出,培育有“深度”的教师。
其三,在教学方法方面。强调教学方法为辅,教学内容为主,注重背景教学而非情境教学,还原知识背景、激发学生兴趣,以教学方法转化教学内容。同时加强正向的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收获成就感,培育有“亮度”的学生。
下午两点,教师团进入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参观访学,随后文理分学科走入课堂听课,感受到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氛围及其良好效果,思考颇多。在听课后,教师团漫步在校园中,参观了校史馆、图书馆等,并在会议室倾听了校领导有关上海高考改革这一主题的讲座。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在谈到收获时,黄婉老师表示“第一,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配合感很好,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难度的提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锻炼、提升、展现自我。为此,也深知自身还需锤炼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第二,该校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场馆丰富,能够让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有快乐的学习氛围。那么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也是可以深思的问题。第三,该校对高考3+3模式的改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因此应对措施有效且精准。那么,今后我们也应该深入研究高考改革,同时向学生普及相关政策并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科组合。”
9月15日上午八点,教师团集体到达华东师范大学参观访学,走入校园,青春的气息和浓厚的人文氛围让老师们心情愉悦。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吴刚平教授在学术会议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发人深省的讲座。围绕学习方式变革与教学设计这一主题,从学科素养、课程素养和学生素养三方面进行了讲解。
首先,吴教授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知识传递理论,提出学会≠会学,不可理论僵化,不可限制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要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有自主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发展专长,并将知识转化为终身受益的个人品格。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次,分析了知识建构理论的优势,讲解了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以及学习这三种知识的措施,即记中学,做中学和悟中学。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最后是关于教学设计。教师备课的中心在于设计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细化明确。规定好教学各环节和时间分配,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问题意识。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下午13:3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分社的彭呈军社长围绕心理疾病与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题展开讨论。首先,彭老师具体讲解了心理疾病,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含义,并展示了历史上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事例,研究结论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的七大影响因素,例如角色认知、教师人格、角色期待以及社会支持等。最后,分析了心理困扰的理论根源,例如情绪ABC理论以及10种思维误区。
讲座结束后,彭老师同教师团近距离进行交流,回应了科研主题、学科教学等问题,并建议教师们坚守教育一线,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沉淀下来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针对教师提出的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具体经历,彭老师指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且形成时间久远,因此要明确教育的作用有限,要转变看待学生的方式,并且首要的是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学思砺新,知行致远。本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精彩实例,不仅加深了老师们对新高考改革政策的理解,也提升了大家教育教学的能力。大家纷纷表示收获满满,相信老师们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一起创造出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