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同筑梦,砥砺前行共成长。

🍩
创建于2023-09-15
阅读 30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秋九月

晨曦微露

今天是国培计划(2023)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三天。学员们在平院老师们的带领下参观了郏县知青园、郏县文庙、平顶山博物馆和平顶山学院湖滨校区。

我们出发啦——东方旭日冉冉升,霞光万道映苍穹。

上午,学员们在平院老师的安排下乘坐大巴车来到了今天现场教学的第一站——郏县知青园。

1955年,毛泽东主席对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做了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从而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震撼世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广阔天地因而名满全国,享誉世界。大李庄乡,如今更名为广阔天地乡。在这场运动中,它以特殊的地位成为知识青年心目中的圣地。

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发源地,当时可谓村村有知青,家家有故事,历史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知青文化。为了纪念毛主席批示,弘扬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光辉思想,展示知青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县乡结合筹建了广阔天地知青园景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一一进行参观,了解知青的故事。

上山下乡是特定历史时期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成长道路。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劳动生活中增长见识,练就本领,成长为当时农村建设的各种专门人才、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

听着讲解员讲知青的故事,让学员们意识的年轮带回到那火红的年代,知青把新思想、新文化带到农村,成为加快农村文明化、城市化进程的动力,也造就了一代成熟、坚定、执着而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中坚力量。

从县城喧闹的大路拐入胡同,绕过斑驳的老屋,进入文前街,一处红墙环绕的院落出现在眼前——这便是我们今天上午的第二站,藏在县城深处的郏县文庙了。

文庙是官方学宫和祭拜孔子的地方。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教育还是贵族圈子的特权,孔子便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杏坛设教,让受教育成为每个人的权利,孔子因而被奉为“至圣先师”。他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中庸”之道,直到今天,仍然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在孔子家乡曲阜修建孔庙祭拜。按照规制,祭拜孔子的家庙被称为孔庙,只有皇家和孔氏家族成员才可进入。

汉代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各地大兴建筑文庙之风,到清代,“庙学合一”的文庙成为中国县以上行政区的地标建筑,也成为儒家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当地的文化制高点。

了解一座城市,就从博物馆开始。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广场西侧,一座形如竹简的橘色建筑巍然而立,造型雄浑大气、古朴典雅,这也是我们今天下午的第一站——平顶山市博物馆。

鹳鱼石斧图陶缸、北宋汝窑瓷器、刘累御龙、墨子讲学、牛郎织女、鲁山缫丝、昆阳之战、冶铁铸剑、三苏像……走进平顶山博物馆“山下故原”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油画《鹰城古韵》,让人应接不暇。这幅油画涵盖了平顶山的经典人文故事和地方风物,展示了鹰城古地丰富灿烂的文化。

它们形态优美、纹饰精细,其中不乏成套、成系列、成批次的精品,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类型之丰富令人惊叹。玉鹰的出土印证应国先民以鸟为图腾。“应”“鹰”通假,平顶山也有了一个更具深厚文化底蕴的别称——鹰城。

平顶山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沉淀着许多历史和沧桑。涓涓细水,汇集成中华文化弘大洋流。岁月更迭,光阴的匆匆脚步总把几多眷恋珍藏心底。那深沉的回眸,让人们在文化的熏陶下,游走心境;在历史的品位中,涤荡心灵。透过凝聚着古人才智的展品,穿过饱含沧桑的历史遗迹,让我们望见人类文明曾有的辉煌,也让我们在雅俗共赏中,建立爱憎及维护文化遗产的共识。悠久的人文历史,使平顶山获得了持续深入发展的深厚基础。站在历史的起跑线上,鹰城将以骄人的辉煌前进。

今天的最后一站,学员们来到了平顶山学院湖滨校区。湖滨校区位于平西湖畔,濒临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咔嚓”一张合影,为我们今天的研学之旅留下深刻的美好的记忆。

此次国培研学之旅,既以学习为目的,又结合实践活动,去到新的地方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更着重于学习与实践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人文、自然环境。

阅读 30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