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和距骨组成,形成一个稳定且灵活的结构,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在运动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慎摔倒等情况时踝关节极易受伤。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骨折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其中软组织损伤发生率较高。软组织损伤会导致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甚至断裂,造成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严重时还会导致撕脱骨折。
为了进一步促进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需要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与踝关节周围肌群肌肉力量。了解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方法,不仅有助于损伤快速恢复还可预防习惯性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下面介绍一些运动康复方法。
一.关节活动度
由于在踝关节损伤后,早期为促进踝关节软组织修复,很多患者需要支具或石膏固定,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踝关节活动度下降的情况。为更好的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在去掉支具固定之后,就要进行改善关节活动度的康复练习。
1.背伸
背伸即踝关节向上的活动,由于跟腱挛缩发生率较高,所以背伸活动受限是损伤后较容易出现的症状。早期可以借助毛巾或弹力带进行向上的牵拉。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踝关节所能耐受的运动强度不断增加,可以利用自身体重来进行踝关节功能训练,具体方法如下图所示。
弓箭步
深 蹲
2.跖屈
跖屈即踝关节向下的活动,可以利用“跪坐”的方法改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早期可利用软垫减轻牵伸强度,进阶时可去除软垫。
跪 坐
3.内翻
如果是外踝韧带损伤的患者,早期不建议进行内翻的运动,在患者韧带恢复良好的情况下才进行内翻的运动。早期进行内翻角度的运动,可用手辅助进行牵拉。
4.外翻
外翻与内翻的运动方向相反,正常踝关节外翻的活动度较小,活动受限主要出现于内踝损伤或骨折的情况,可以借助瑜伽砖辅助牵拉。
5.冰敷
早期在进行关节活动度康复练习之后,可能出现关节肿胀、皮温升高的情况,此时需要冰袋进行冰敷,每次约10分钟即可。
二.肌肉力量
早期提升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较简单易行的方法为利用弹力带抗阻,强度控制在疼痛耐受的范围内即可。方法如下图。
可完全负重后,应采取提踵的方法提升小腿肌肉力量。后期可进阶为单足提踵。
推荐使用血流限制装置(加压训练),既避免了高强度训练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又达到了和高强度训练近似的效果。
【病例分享】
一例外踝关节扭伤术后患者,男性,19岁,在运动时不慎扭伤踝关节,扭伤后即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介入关节松动术扩大关节活动度、运动疗法提升下肢功能、激光治疗进行消炎镇痛、石蜡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康复治疗后,踝关节活动度改善如下:
由此可见,积极进行运动康复不仅可以增加踝关节关节活动度,还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提升相关肌群力量。如果你正在被踝关节损伤后造成的功能障碍所困扰,就快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