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本着“上好课”“带好队”这一质朴诉求,磐安县全体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相聚文溪小学共赴90学时”培训盛宴”。
6月29日,温州中学孙长安老师带来关于《现代体能训练,短跑基础训练》的讲座。孙老师从身体机能训练的阐释、训练方式方法的详细讲解、简单实用的自制教具在日常训练中的运用等多方位进行讲解,让所有参训教师对“如何有效训练”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6月30日,田径国家级裁判徐海英老师的《投掷项目训练(标枪为例)》讲座,分享了从专项训练到专项力量训练,从体能训练到核心力量训练,从理论剖析到动作示范的心得体会,无不体现“专业”二字。
下午举行的关于《世界大赛判罚实例与田径规则演变》讲座,是由世界田联技术代表小组成员,原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竞赛及裁判委员会主任沈纯德老师主讲。
沈老师的讲座,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国际比赛案例结合最新田径比赛规则,使全体教师对规则和赛中相关权益的争取有了新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根本”。7月1日上午,县体育科研小组成员代表为大家展示了模拟上课,导师们分别对学员的课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课堂设计及“四化”转型成果,同时也指出了每节模拟课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磐安中学徐晨露老师结合本次的模拟上课,对课堂上应该怎么上,上些什么,如何上好“试讲”课做了梳理。同时,对县市课堂教学评审要求做了讲解,希望有意向参赛的老师提早做好准备。
下午,在徐晨露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热身操和拉伸操,天气虽炙热但也没能抵挡老师们的热情。
7月2日,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老师为所有参训教师带来了《素养导向的教学实践变革》的深度解读。
余老师从把握新课标的理念、了解结构化课程内容、理解与把握核心素养的含义,对大单元的理解与思考、如何推动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转型、如何实现知识结构化等角度,对新课标与省纲要的关系以及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和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
7月3日,金华市体育教研员陈益军老师的《体育学科特征及大单元的再认识》以及《推进课堂转型 落实核心素养》的讲座让参训教师们受益匪浅。
他表示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的大单元教学设计,除操作性技能外,不要过多关注技术层面的教学,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学。真正理解为什么教,用什么教,教了怎么用;并要求我们正确理解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
陈老师指出课堂转型一定是在传承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老师们既要立好体育老师的“本”,又要吸收新的理念,积极推进课堂转型,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间,陈益军老师还带领大家练习《三三操》,教师们认真学习,全神贯注。
7月4日,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嘉兴市南湖区中小学体育教研员曹强老师对《大单元之“大”思考》以及《表现性评价与任务的设计》作了精辟的讲解与指导。上午的大单元是一个学习单位,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是理解并践行“精而透”即“少即多”的课程理念阐述,下午从体育评价类别、设计、实施及反馈几个方面对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多方位的引领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知和领悟。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每一次思考都凝聚着更好的教育力量。短短六天的培训,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参训老师们深切体会到内在知识的欠缺与不足,留给老师们的思考延绵不断。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的驱动力,为磐安教育贡献更多体育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