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健康入秋  预防先行——第三师四十一团(草湖镇)幼儿园2023年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编辑于2023-09-14
阅读 1574

时间过得真快

不知不觉已是仲秋

 秋风起  天渐凉

        秋季天气干燥,气候多变且早晚温差大,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抵抗力又较弱,极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谨防秋季常见传染病,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应的预防措施吧!

病毒性腹泻

  秋冬季的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的“秋季腹泻”和由诺如病毒感染的病毒性腹泻,可通过食物、水、气溶胶和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引发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并用肥皂或流动水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后;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餐具专用,注意饮食卫生;

        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众场所;室内勤开窗通风、勤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预防措施

勤洗手并用肥皂水或流动的水;

 多喝白开水;

注意饮食,少吃辛辣油腻、过咸过硬的食物;

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防止过度疲劳;

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烧、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洗手;

       保持室内通风;

       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避免去人多的公众场所;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般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持续2-3天。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全身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均衡饮食,多喝白开水;

适当增减衣物,常备隔汗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飞沬传染,少数通过用具传染。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表面发热。用手按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一般4~5天逐渐消退。同时会伴有发热、畏寒、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措施

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整洁,定时开窗通风;

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多喝温开水;

注意保暖,多在户外阳光下活动;

勤洗手、勤晒衣服、被褥;

及时接种疫苗。

家园配合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让医生开诊断证明。

  2.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阅读 15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