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岁月清浅,学无止境。
为追寻更美的教育风景,为了心中的那份教学热忱,为提升我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9月11日—-14日嫩江市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国培计划”——黑龙江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活动。
在教师发展中心中教部初中语文教研员葛云秀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市区内各个学校共赴一场视听盛宴;领略了徐婧老师、卢晓华老师、谭超老师以及方永丽老师四位教师的精彩授课,走进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研训模式,深刻认识到“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大任务”为引导、以“大情境”为背景,以“综合测评”为手段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强调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任务型学习和实践操作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卢晓华、徐婧两位老师一讲教学设计围绕着“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以系统分析为基础进行课时设计,结构合理科学、重点难点突出,两位老师的教学各具亮眼之处。卢晓华老师在读文感悟环节中充分利用活动教学,环节设计精简新颖,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徐婧老师以任务驱动,抓住“那束光”将内容进行横向纵向的理解和感悟,条理清晰内容详实。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学浅,三人同行,才觉左右为师。
在两位教师一讲后片区全体教师对于两节课进行了共同探讨、执课洽谈,引得一阵清风拂过,激起一场思维碰撞,各位各抒己见,对于精彩之处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评析。各位教师角度各异、见解独特、积极建言,对两课教学进行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使教有所学,研有所得。为二讲的教师给予了修改的宝贵意见。
在二讲过程中方永丽教师底蕴深厚,帮助学生整合诗文,尽现知识体系,总结学习方法;通过亲近经典、感悟诗情、品味诗意帮助学生提升共情能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谭超老师声音音色轻柔、语速适中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反应时间,大观念、小环节,设计少而精。
岁序常易,时盛岁新,聚力前行,征程再启。
通过一课两讲研讨后,我们嫩江市鹤山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进行总结探讨,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我们共同认识到:
"大单元"教学的哲理意蕴就集中在一个"大"字,从"大处"着眼,也从"大处"着手。首先,是教学内容上之"大",不再是传统单篇单章的教学,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内容进行大框架的解读,它时时审视着当下的内容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地位,从不孤立地考虑单个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视野之"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只盯着知识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视野从学习到生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大单元教学呢?通过培训,我们有了以下两点思考。
单元整合:构建"大任务"
大任务是引导统领整个单元学习活动的任务,而且贯穿单元教学始终。大单元设计是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把诸多因素统一起来,使人文主题不再是游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标签,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也不再是单篇进行。通过"大单元"承载"大任务",将学习任务作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改变传统教材的线性知识链条。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确定核心任务。以大任务统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
链接生活:营造"大情境"
大情境是整个单元的情境,或者说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都发生在这个情境之中,而不是用来导入新课的情境,而且这情境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实施这样的课程,不再是按照一个一个知识点去组织教学,而必须组织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让他们能够围绕生活中真实的问题、真实的任务去学习。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
教学好似无涯之海,而教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在教研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语文学科的老师们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之花将愈发灿烂。
编辑:任美玉
责编:教研室
一审:陈 敏
二审:徐福强
三审:闫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