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简介

清风坝里
创建于2023-09-14
阅读 4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土壤普查是查明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等的重要方法,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也可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一)开展土壤三普是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耕地占用刚性增加,要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摸清耕地数量状况和质量底数。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二普”)距今已40多年,相关数据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农用地土壤质量实况,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红线,需要摸清耕地质量状况。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国土三调”)已摸清耕地数量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实施耕地的“全面体检”。 

      (二)开展土壤三普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节约水土资源,促进农产品量丰质优,都离不开土壤肥力与健康指标数据作支撑。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需要详实的土壤特性指标数据作支撑。指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土壤养分和障碍指标数据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精准化,需要土壤大数据作支撑。 

       (三)开展土壤三普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废弃物排放直接或间接影响农用地土壤质量:农田土壤酸化面积扩大、程度增加,土壤中重金属活性增强,土壤污染趋势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威胁。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土传病害加剧,制约土壤多功能发挥。为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性状、耕作造林种草用地土壤适宜性,协调发挥土壤的生产、环保、生态等功能,促进“碳中和”,需开展全国土壤普查。 

      (四)开展土壤三普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需要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水土光热等资源利用率。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化农林牧业生产布局落实落地,因土适种、科学轮作、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多业发展,实现既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保食物多样,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土壤普查基础数据作支撑。 

     (五)普查对象

       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

     (六)宣传标语

      1.查清土壤质量家底,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2.米袋子,菜篮子,关键摸清土底子!

      3.“藏粮于地”保安全,“土壤三普”是关键。

      4.摸清土壤家底,查清国情国力,助力乡村振兴。

      5.开展土壤普查,端牢中国饭碗。

      6.大力推进土壤普查,全面改善耕地质量。

      7.齐心协力搞好土壤普查,满怀信心端好中国饭碗。

      8.土壤三普齐参与,粮食安全共受益。

      9.土壤普查摸清根底,绿色发展普惠万家。

     10.开展土壤三普,守牢耕地红线。

阅读 4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