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水仙”不是花,却胜似花
你知道吗?
在福建,有两大水仙
一是漳州水仙,一是漳平水仙
前者是花,后者是茶
但漳平水仙不是花却胜似花
它如兰似桂,造型独特
是独树一帜的乌龙茶类紧压茶
漳平水仙茶传统制作技艺不仅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还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史料记载,上个世纪初,宁洋县(今双洋镇)大会村村民刘永发在考察了武夷山的茶叶种植加工后,从建瓯水吉购买了水仙茶苗在村中进行栽培,开创了漳平种植水仙茶的历史。
刘永发以武夷岩茶制法为主,吸收闽南乌龙茶特点,发酵介于轻重之间,制作出的漳平水仙茶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然而,由于当时运输方式较为落后,水仙茶长途运送容易变质变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永发苦心思索,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将炒揉好的水仙茶,用木制四方模具压制成饼,再用盖有印章的白纸包装定型,然后用文火慢慢烘烤固香。
就这样,水仙茶成品由原来的条索状散茶,改制成小方块茶饼,每小包10克左右,每斤茶叶大约50包。这样的包装既节省了空间,又便于长途运输。
为了树立品牌,吸引回头客,刘永发还在自家制作的茶包印上“永发”商标,以及“宁洋大会乡七星岩自采正岩水仙发售”字样、标注了该茶的产地,让产品有地溯源,更加保障产品品质和可靠性。
而在漳平双洋(古宁洋县)当地,水仙茶也慢慢落地生根并开枝散叶。除了大会当地茶农外,不少外村人还专程找到刘永发拜师学艺。
在大会村,刘永发将手艺传给他的独生女儿以及游积盛等徒弟,并逐渐形成了以游伯尧、游加豪、游华平为代表的传承体系。
此外,刘永发还收了附近的双洋中村邓观金为徒,逐渐传至附近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