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一敲”真学问
———-记第一次小学数学县域教研活动

莒南四小徐婷婷
创建于2023-09-14
阅读 15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李政涛教授在教师的基本功中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既是一个跨时代的永恒问题,也是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重大问题。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学科教研员的教学、教研水平 。2023年 9月13日下午,莒南县小学教研室王主任组织全县数学教研员和部分数学骨干教师,在莒南二小开展本学期第一次县域教研活动 。

王主任首先给教研员们上了非常认真的一课。王主任对年轻教研员们殷切的希望、急切的心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王主任始终不变的教育情怀!

接着,经历两轮抽签由我校韩桂美老师和王宁宁老师分别对《三位乘两位数》进行了试讲。从课堂语言到问题设置到课堂生成,再到板书设计、两位老师演绎着自己的理解。在试讲中,我们能看到老师的课堂基本功和对教育教学日积月累的沉淀与积累。

教而不研非非师也!

接下来的环节二小的彭主任给我带来了非常细致又精彩的点评可以说针针扎在教研的痛点上!她的“推敲”二字让我记忆犹新!她也是这样时时事事要求着自己,也引领着大家: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横竖条的运用是否到位?教师上课层次性是否突出?让老师们听出了思维的递进性?深挖课堂、敢于找错误点,敢于较真,是我们所欠缺的。问题设置我们的设计与市级的设计思路对比、差距在哪里?理性剖析。教师语言的过渡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到位?句句都让我们反思着回味着课堂。

六小董可欣主任针对上次市研讨活动带来了自己的思考:

一、教学设计“五要素”:

1.“广”---前期广泛搜集资料

认真研读不同版本教材、课标、教师教学用书,研读名师案例、观看名师视频。对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充分分析。

2.“巧”---切入点巧妙

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学生无师自通,在此基础上怎样开启本节课学习?切入点在哪里?团队成员进行了激烈讨论,最终一个问题开启本节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还没学,你们怎么就会了?”。虽然抽到我讲的时候,最重要的这句话我给忘了。但它确实是这节课学习的起点。

3.“透”---难点要讲透

这节课的算法迁移是重点。问题设置很巧妙:“为什么有的竖式有两层,有的有三层?”通过剖析问题,直击竖式的要害,上出了“深度”。

4.“展”---设计有延展

通过“层”的探究,让学生发现:原来多位数乘多位数也可以这样做。

5.“通”---打通承重墙

计算计算,与其说是计算,不如说是“算计”,就是算一算有多少个计数单位。多巧的“通”!一句话打通了承重墙,“一通则百通”。

二、师生交流“五环节”

1.“趣”---幽默风趣的语言

“亲其师、信其道”,罗庄胜哥、孟老师的课堂均为我们提供了“趣”的范本,撬开了学生的嘴,课堂就成功了一半。

2.“引”---巧妙的问题设置

教学的艺术在于根据学生的思维“顺势而为”,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启发、去引导。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课堂深入学习。类似的语言很值得借鉴:这个错误提醒了你什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他的回答给我们什么启发?

3.“等”---耐心等待学生思考

李绍平老师指出,我的课堂最缺少的就是“等待”。这话我听进去了,并深深启发了我。只有等,学生才有时间去思考。有了“等待”的课堂才是深度学习的课堂。

4.“纠”---纠出每位学生的思路

孟老师真的很“勇敢”、很“机智”,现场发现了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把不同的方法放大、然后研讨。现场的我都惊呆了,因为我没有“备”到这样的学生。他处理的很仔细,学生也真的学会了。

5.“悬”---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

“以前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猜一猜,以后我们要学习什么?”

“你们都猜错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学完后,整数乘法我们就学完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个矛盾冲突设计的多么巧妙!断崖式对比,这样的课堂孩子们能不喜欢吗?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研员的引领,相信在王主任带领下莒南小数团队能走的更远更精彩!

阅读 15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