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0日晚8点,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张喜娟小学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相聚在一起,进行《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暑期读书分享活动!
本次分享会由张喜娟老师主持,张老师先对读书对教师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做了具体的阐述,然后由工作室成员逐个分享读书体会。
杨非菲老师认为窦桂梅老师的每一篇教学实录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对《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感触最深,自己之前在教的时候根据很多课例将文本落脚在对帝国主义的恨和“雪我国耻,振我中华”的空洞誓言上。而窦老师为了让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沉甸甸的思考,她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引领学生走进思考的空间。中华的复兴不是靠非理性的仇恨所能完成的,必须让孩子们明白,除了耻辱和仇恨,我们很需要保持理性的反思。因此,教师不应该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应该是一名有勇气的思想者。
林矗老师也就《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窦老师的这节课,印象最深刻的是窦老师的独特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这节课中,窦老师无时无刻不是引导学生朗读,一遍一遍,逐渐深入,学生也渐渐体会并吐露出真情实感。而窦老师的“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读,或者是单一模拟式的读,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武明红老师分享了窦老师以“不遇中有遇”为主题,按照“与文字相遇、与文学相遇、与文化相遇”的步骤,教授《游园不值》一诗,让人耳目一新。首先,窦老师根据古诗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如:开课伊始,请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题李凝幽居》,说说诗人贾岛静心苦吟?推敲的故事;接着指导学生读了贾岛的另一首诗《寻隐者不遇》;然后出示了几个含有“不遇”的诗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这些诗与诗题的出现看似与教学内容《游园不值》没有关系,实际上,老师运用创设情境、启发思考、比较品评的方法悄然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品读推敲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辛志杰老师分享三点收获,一是要用激情调动课堂。窦桂梅老师总是用激情四溢的需要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用知识激发兴趣,窦桂梅老师知识渊博,语文功底深厚,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三是用方法引导学生,窦老师无论教什么课型都会教给学生方法,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孙莹莹老师从这本书中领悟到: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那么这些知识和智慧是从哪里来呢?答案就是阅读。温儒敏教授也曾说:“我们语文老师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一定要倾向博雅。”这里的“博”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开读书的,只有广泛的阅读我们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从窦老师的成长足迹中学到了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她的成长印证了那句千古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艳老师认为窦老师上课时运用的语言很幽默,极具感染力,能让孩子们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完成整节课的学习。比如在《晏子使楚》一课中的“一笑解千'丑'”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对学生缺乏有声的引导,语言具有无声的力量,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窦老师课堂语言运用的技巧。
李汶帝老师最深的感悟是原来专家的见解和自身的教学有这么多的不约而同,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决。自身确实有一种充电的感觉。头脑变得空虚了,生活变得丰盈了。身为一名语文老师看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感觉窦老师的语文课“小心地”呵护、培养着小朋友们精神的生长。她的课堂,吸引我的不光是课堂教学的种种娴熟技艺,也是她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同时又是一个易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富有激情的学习者的姿态,陪伴、引领年幼的孩子。
王慧敏老师在看过《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本书后,深受感触。特别喜欢窦老师的“三个超越”教学理念。“三个超越”要求语文教学要勇于冲破教材、课堂、教师固有的局限性,“超越教材”这就要求老师们平时要求学生背诵大量古诗词,阅读大量书籍。“超越课堂”要求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化堂,构建与学生的阶梯。、“超越教师”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质疑、谦虚交流,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积累知识,体验生活,丰富情感。
分享结束后,工作室成员也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共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想,每个人都是收获满满。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在张喜娟老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偷得浮生半日闲,沉醉书香不愿归”,阅读的道路悠远漫长,却幸福美好。大家将沿着幸福阅读的道路,继续在美好时光中,舒卷耕读,完善自我,凝聚智慧,发现崭新世界,以书香感染学生,用书香丰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