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阳县围绕开展巩固衔接排查整改提升行动,制定出台收入分析研判、数据质量提升等4项制度,进一步明确标准、夯实责任、强化保障、严肃纪律,持续提升巩固衔接工作质效。
建立常态推进“十条措施”。紧盯责任末端,建立巩固衔接工作落实“十条措施”,以链条闭环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压实排查责任,联镇县级领导和联镇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专项行动期间,每周驻村不少于一天一夜,入户排查宣传,研判化解问题;包联省级重点帮扶村的县级领导,每月至少一次深入联系村开展调研指导;联镇县级领导、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排查遍访辖区所有村(社)、社区工厂(帮扶车间)和所有重点监测户;各镇(街道)包村(社区)领导必须排查遍访辖区所有脱贫户;县直单位帮扶干部必须排查遍访自己所帮扶的脱贫户;镇村干部必须排查遍访自己所负责的脱贫户和一般农户;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必须排查遍访所有脱贫户、监测户和一般农户,确保排查遍访全覆盖。聚焦重点任务,从严守牢底线、问题整改、信访舆情、驻村帮扶、资料信息、工作程序、工作作风等方面具体要求,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突出激励约束,明确符合激励鼓励的6个方面规定和从严追责问责的10种情形,推动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目前,全县31名联镇县级领导走访排查189个村(社区),协调解决68个具体问题;各相关行业部门、镇(街道)实现村(社区)遍访排查全覆盖,排查发现问题439个,已整改到位384个。
建立收入分析研判制度。聚焦脱贫人口增收,实行脱贫群众收入月研判制度,推动群众持续增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行分级研判,村(社区)每月6日前完成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收入采集录入,每月7日前镇(街)负责完成比对分析研判和信息修正,每月8日前县信息监测中心进行统计比对,分析研判,并将结果和疑似信息及时反馈给各镇(街)并及时修正;每季度召开全县脱贫群众收入分析研判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强化精准帮扶,对收入下降的户,逐户分析研判,找准收入下降原因,建立帮扶台账,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实行逐户帮扶,促进稳定增收。关注重点人群,紧盯收入偏低或下降明显、家庭有大病和重度残疾人口等生活困难的脱贫户,以及新识别和新申请农村低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重点人群,逐村建立台账,逐户分析研判,实行“一户一策”,落实增收措施,强化跟踪监测,确保收入提升。目前,各级已开展2023年8月份、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份脱贫群众收入分析研判8次,发现问题9个,修正信息9条,发放提醒函件警示提醒镇(街道)16个。
建立数据质量提升制度。聚焦巩固衔接“国家系统”和“省平台”,健全完善数据信息质量提升机制,切实提升数据信息质量。突出关键环节,紧扣信息采集、审核、录入、管理、运用五个“关键环节”,从严基础类信息、帮扶类信息、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类信息有关规定,推动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数据精准、逻辑严密。强化统筹推进,坚持县镇村纵向衔接、县直行业部门横向比对,抓实精准管理、科学指导,形成主要领导强力推动、行业部门和各镇(街道)合力落实、乡村振兴局督促协调的工作机制,推动数据信息质量提升常态化、制度化。加强队伍建设,各行业部门、各镇(街)、各村(社)至少配备2名、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信息员,实现数据信息专人管理、专人操作。抓实督查考核,采用暗访、电话抽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核查数据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巩固衔接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召开全县信息数据质量联席会议2次,校核比对发现错误信息145条,补正信息145条。
建立信访舆情处置制度。聚焦群众反映和关心关注的乡村振兴领域信访矛盾问题,落实乡村振兴领域信访舆情研判化解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高群众认可度和满意率。开展常态排查遍访,将信访舆情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周排查”工作内容,建立信访排查台账、矛盾纠纷摸底排查登记表和月报表,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分级分层分析研判,落实村(社区)“周例会”研判、镇(街道)“逢四研事、遇事解事”研判、行业部门月研判、县衔接办季度研判制度,落实工作责任,限期办理办结。充分畅通反映渠道,县镇村设立乡村振兴领域来访接待窗口,公布信访举报电话,规定专人受理,分类采取即办、交办、限期办等方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坚持快速处置化解,对群众反映的“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保障问题,立即采取措施,精准施策帮扶,符合条件的纳入监测户;对其他合理诉求,及时解决到位;对于一时难以解决或诉求超越法律法规和政策界限的问题,做好向来访群众沟通解释;对于网络舆情,第一时间调查取证,在官方平台给予正面回复,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目前,全县研判近年来涉贫咨询件111件,回访群众101次101人,及时解决群众困难101件;研判信访舆情2件,回访群众5次2人。(山阳县乡村振兴局:谢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