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健康入秋   预防先行——蒙山县西河镇中心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蒙山县西河镇中心幼儿园
编辑于09-18
阅读 16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后,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经过一个夏天的酷暑炎热和能量消耗,加上经常吹空调、吃瓜果冷饮,孩子很容易将夏季积下的“宿疾”暴露在即将到来的秋季。

      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因此,在换季的时候,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下面我们分享秋季幼儿护理小贴士,请大朋友们火速开启呵护模式,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秋季常见传染病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注意事项: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 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

       预防措施

       ♡冬季较为干燥,由于空气中水分减少,咳嗽和打喷嚏等喷出的飞沫可以飞到很远,以致流感病毒乘势扩散。而高温多湿的环境可抑制流感病毒的传播。

高温环境可通过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获得。室内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加湿,加湿器每隔1天清理1次。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新型肠道病毒70 (enterovirus 70,EV70) 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sakie virus A24,CA24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为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红眼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群发性强,一人得病后,如果防治不当,家人、同学、同事等身边人便会齐齐“中招”。

      大部分的急性结膜炎有自限性,一般在7—10天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一般无后遗症;少部分人由于自身体质差异,可能会在10—14天左右出现加重的表现,少数患者出现下肢肌肉酸痛、肌张力减低、膝腱反射消失、下肢运动麻痹或面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尽快就医。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个人卫生用品,使用流动水洗手、洗脸;养成勤洗手、常手消的习惯。

      2.在“红眼病”流行期,公用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用具、玩具等要注意消毒,接触公共用品后要洗手,不揉眼、不搓脸。

      3.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方法预防眼病。

      4.若家庭成员患病,所有用具应消毒处理并单独使用,特别是毛巾应煮沸消毒,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的用品后应用75%乙醇消毒双手。

      5.在“红眼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6.如若出现眼睛异物感、充血、流泪、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治疗。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预防措施: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临床症状以手足、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会感染。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 

      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预防措施:

      ♡外出时与他人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家长要帮助1岁以上孩子选择和佩戴大小合适的儿童口罩(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佩戴或摘下口罩前都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在不具备洗手条件时,也应使用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在室内或人群聚集地方不要摘下或用手去触摸口罩。

      ♡不要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以及通风不良的室内或与他人长时间接触。

      ♡长期居家时,应做好室内通风。在北方冬季,尽量选择儿童外出活动时或每个房间单独通风,避免感冒。

      ♡应避免接触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减少感染几率。

      ♡坚持运动可以改善心情,增强体质。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弯曲的肘部或纸巾遮掩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即扔进封闭的垃圾箱,然后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

      ♡接种疫苗: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对3岁以上儿童及时接种新冠疫苗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和重症发生。儿童的家庭成员疫苗接种有助于儿童预防感染。

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是一种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在我国,主要是经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患者症状包括 :1. 发热: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烧,持续2至7 天。 2. 头痛和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的头痛和眼痛,尤其是在眼眶后部。 3. 皮疹:在发热的几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通常起初出现在四肢和躯干,然后蔓延到全身。 4.肌肉和关节痛: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和关节痛,尤其是在背部、膝盖和手腕。 5.出血: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皮肤出血、 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有事必须前往的应做好防蚊措施,如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

      ♡做好家庭环境卫生,翻坛倒罐:仔细检查家中及周边环境,将无用的坛坛罐罐翻转倒置,避免积水滋生蚊虫;清理积水杂物:及时清理花盆底盘、水桶、闲置容器等容易积水的物品,保持环境整洁干燥。同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居家时做好防蚊灭蚊,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衣物,涂抹防蚊液,避免蚊虫叮咬。

      ♡如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皮肤组织出现皮疹、出血点等症状的人员,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如实向医生告知旅居史。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而消除蚊虫滋生地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

秋季幼儿日常护理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幼儿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需要家长多多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上汗背巾或玩后及时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粥具有清火养胃健脾之功效,配合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共同食用,可以有效改善秋燥症状。

  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

  秋季气温舒适,孩子的户外活动也会增多,提醒家长对于幼儿的活动要做到运动适量、动静交替,多晒太阳,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幼儿的午睡和晚上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阅读 16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