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重建新教学——新课标理念下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向城镇小学

A🌟周悦悦
创建于2023-02-26
阅读 18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2月25~26日,向城镇小学语文教师赴临沂参加了“精研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重建新教学——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邂逅小语界名师大家,潜心修学,汲取精华,求同存异,成己之美。 

        首先是由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芙蓉楼送辛渐》。孙老师幽默风趣,课堂气氛活跃,行云流水。由浅入深的领悟诗的内容、情感和意境,体味这种情感和意境是如何通过语言、意象和节奏表达出来的。最终明白作者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

  孙老师还为我们带来《思辨性阅读的思考与研究》的讲座,他强调,思辨性阅读是阅读主体对文本进行独立的解读和评价的过程,是理性思辨和感悟人生的统一。他用几个生动的例子诠释如何挑起文本和生活之间的矛盾,让人耳目一新,体会到思辨的重要性。

  特级教师徐俊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文学巨匠鲁迅的名篇《好的故事》。他以读促学,结合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为什么要趁梦在,去追回、去完成、去留下这个梦。最后结合现实背景,体会这“好的故事”背后的象征意义。

         我们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散文的学习有点难,但是我们抓住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徐老师讲座《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打开方式》在他看来,即使一个调皮的孩子被美的语言浇灌久了,他们的内心也会变得柔软。或许是诗篇《星》,是《友谊的船》,亦或是《葡萄架》,都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散发着学生表达的文学性和表达的创意性。

          最后由鱼利明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诺曼底号”遇难记》。鱼老师让学生学会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鼓励针锋相对。他由事件的环境入手,又分析人物的不同表现,凸现出人性的伟大。

  他谈吐优雅,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让我们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接下来鱼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讲座《思教学的突围与重构:例谈新课标视野下的教学之变》。他从“新课标之变速览”、“文本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的突围重构”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进而对新课标产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让人醍醐灌顶。

         讲座:《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简析》何捷老师以学习任务群为主体,让我们从“学习”角度看学习任务群、从“任务”角度看学习任务群、从“群”的角度看学习任务群。从而提升语文学习力:感受力、评价力、体验力、表达力、创作力。

         “一个好老师就一个好演员。一个好演员知道如何牢牢抓住台下的观众,而一个好老师则知道如何牢牢抓住台下的学生。”何捷老师的整堂课都让学生体悟到“心中有情,笔下有法”的表达的本质,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升华,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特级教师、全国名师李祖文执教的五年级《田忌赛马》这一课,有文本但不以文本为纲,注重学生的自我想法和感觉,通过阅读文言文版本以及教材版本,展开新旧版本的对比阅读,清楚了解不同叙述的各自侧重点,启发学生去感悟同样的故事有不同表达,不同表达有不同效果。

  由特级教师崔云宏老师执教三年级的《蜜蜂》一课,课堂氛围轻松活泼,教学环节,精彩纷呈。通过朗读课文、完成学习单等方式借助提示让学生能梳理并按照顺序说出实验过程,依据学习任务群体现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价值,凸显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除了观念上的改变,能力的提高外,在知识结构等多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贯彻新课改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阅读 18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