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幼儿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未央学前】西安市未央区童星幼儿园——秋季预防传染病宣传知识

创建于2023-09-12 阅读3138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传染病基础知识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有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动物等)、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措施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及时管理、彻底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特异免疫

秋季常见的传染病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及普通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水痘、麻疹、猩红热、秋季腹泻、手足口病等。

1.猩红热

  猩红热是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起病急骤,发热,咽峡炎,第2日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典型皮疹,用手按压红色可暂退,在肘弯、腋窝、大腿根等皮肤有褶皱处,皮疹十分密集,呈现一条条红线,为“线状疹”皮肤瘙痒。两颊发红,但口唇周围明显苍白。病后2-3天,舌乳头肿大突出,叫“杨梅舌”。

    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发病前24h至出疹期的患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通过污染的牛奶和食物传播;个别情况下,病菌可通过伤口或产道侵入,引起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也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发病者多为5-15岁儿童、老年人、免疫低下者

    潜伏期:多为1-7天,平均2-3天。

    隔离期:要求病例隔离治疗,隔离期为7天。

2.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可有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躯干、四肢近端,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呈向心性分布。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疤痕。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传染源:人类是该病毒唯一宿主,患者为唯一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潜伏期:12~24天,多为14-16天;

    隔离期:全部疱疹结痂为止或出疹后14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腺肿大前7天至腮肿后9天约2周时间内,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

    易感人群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潜伏期: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隔离期: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

4.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多见,易变异。

    临床表现:急起高热、 高热、畏寒、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潜伏期: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3天。

    隔离期: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比如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主要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隔离期:对于确诊且症状明显的患儿,家长应将其隔离留在家中,直到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两周

6.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传染性较强,通过接触、水源、食物、呼吸均可传播,且仅需10~100个病毒就可致病;二是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不过,诺如病毒本身具有自限性。其之所以在孩子中更突出,原因在于孩子感染后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较成人更强烈。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

    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患者。

    传播途径:(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易感人群 :所有人群均易感。

    潜伏期:潜伏期为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72小时。

    隔离期:诺如病毒传染性强,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常见的预防措施

  一、避免受凉

      这段时间白天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早晚的气温较低,那么我们就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冬季参加锻炼时,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

       二、优化环境

      家居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使空气清新清洁,减少病菌,预防疾病。

       三、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

       四、生活规律

      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五、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六、个人防护

       要注意勤洗手,养成正确洗手这个简单的习惯,加强卫生意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七、及时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家长预防注意事项

  1.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已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2.在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4.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如确诊为传染性疾病时,要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以便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

      5.当您自身出现以上不适时,请尽量安排家里其他人接送孩子,有事情可通过电话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编辑者:雷美玉

初审者:郭盼盼

终审者:王香香

阅读 31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