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十个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宁化县城东小学温馨提醒各位师生家长: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学习网络安全案例、提高网络安全技能,文明上网、安全用网,更加有效防范和抵御网络安全风险,形成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
一.兼职“刷单”返利型诈骗
2月13日,小A被一QQ好友拉到某QQ群,进入群后有人发红包,之后有人发一些刷单的广告,并发送刷单软件的下载链接,小A想着反正放假在家没事做,想挣点钱买点东西,就心动了。
小A点击群内链接下载了广告上的APP,进入后,客服联系小许,问需不需要做任务刷单,小A说需要,然后客服介绍刷单任务,说每单至少可以挣200元,听后小A就跟客服说要做任务。客服说让小A做一个刷4单的任务,每单都需要小A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进行转账。之后小A用手机银行、支付宝等方式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4次,转账完成后对方说小A做任务的钱没转够,让小A重新做一次任务,这时候小A就感觉自己被骗了,损失总共上万元。
二、网络聊天需谨慎
在QQ上,有一个有着200多人的网络聊天群,这里,有稚气未脱的少男少女,也不乏心怀鬼胎的歹徒。案例中的被害人小A也是这个网聊群中的一员,今年刚满14周岁的她被害前是一名在校中学生,在老师家长的眼中,她是位学业优良、为人纯朴的好孩子。在家休暑假的她在QQ搜索中发现了这个叫做“寂夜”的网聊群,加入这个群之后,小A课余闲暇时间就常在群内发消息。由于群内成员聊天话题广泛,其中不乏男女私情的话题,久而久之,向往美好爱情的愿望在小A的心中萌动,她真心希望能够在这个网络空间上找到一个关心体贴自己的人。
一天,小A被一群员加为好友,通过与对方的聊天和查看QQ资料,小A发现这个人也是同城人,今年18岁,自称在县城做生意,家境殷实。见他小小年纪就自己立足社会,涉世未深的小A对之深信不疑,加上甜言蜜语,不久两人之间达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其间小A数次提出见一下这个网友,但对方总是以在外面出差为由推托。在一次聊天中,这个网友提出要送一辆自行车给小A作为上学读书的交通工具。面对他的“好意”,小A欣然接受,于是两人约定当天晚上在县城的一处公园见面。两人见面之后,小A怎么也想不到,18岁的他竟然看上去跟自己的爸爸一样大,这时,她还没来得及发生疑问,只见这名中年男子亮出一把小刀,直接将小A杀害了。
这名在QQ资料上显示18岁的网友,其实确实是一名四十岁的中年男人,已婚并生育2个小孩,有违法前科记录,平时他在县城的一家工厂打工维持生计。对现实生活并不满意的他在QQ上披上了青春年少、小有成就的外衣,不但让他在虚拟空间获得了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虚荣心,同时他利用自己少年有成的虚幻身份在QQ群内寻找下手的对象,而涉世未深的小A则成了受他蒙骗的第一个牺牲品。
三、文明上网,从我做起
以(2021)豫0822刑初57号为例,法院查明,2020年4月16日,被告人程某、马某同曹某三人在程某家中,由马某负责以收购账号的名义在“大话西游2”中喊话,寻找到有意交易的被害人杜某,程某辅助曹某将远控免杀木马程序植入杜某的计算机中,曹某远程控制杜某的计算机盗取其游戏账号及装备。后程某、马某、曹某一起将账号及装备变卖,造成杜某直接经济损失19700元。三人共获得违法所得6000元。法院认为,被告人程某、马某违反国家规定,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情节严重,均已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最后被告人获刑拘役四个月。
汪某和蔡某是四川老乡,通过玩一款网络游戏而熟识。两人长期没有正式工作,便将网络游戏作为自己的唯一谋生工具,天天上网打游戏。手头紧的时候,就出售自己修炼的等级较高的技能或游戏人物来维持生计。
在游戏里待久了,两人发现有一个人经常会在游戏里喊话“要收售各类游戏内的装备”。汪某发现此人的装备都很不错,便萌生邪念,与蔡某商量盗取这些装备。
很快,汪某就和对方交流了起来,获知了对方为马某,并顺利套出了对方的基本信息。通过一段时间观察下来,汪某初步确定马某的QQ帐户即为马某的游戏登陆账号。
2013年3月,汪某和蔡某专程赶到苏州,利用获取的马某个人信息,设法盗取了马某的QQ帐户。并以此登陆,果然顺利进入游戏,很快两人就将马某游戏账户内值钱的游戏装备盗走。
在苏州停留两天后,两人回到四川老家,将游戏装备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游戏商人,共获利4万余元,两人对半分后继续心安理得的沉迷于游戏的世界里。
2013年4月10日,常熟公安局民警根据技侦手段,在四川省乐山市某单元房内将两人抓获。到案后,汪某和蔡某均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常熟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汪某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处罚金八千元;判处蔡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七千元。并责令两人退出赃款,发还被害人马某。
四、谨防钓鱼链接
居民陈女士在家中接收到一“因您接收某物流公司的快递较多,可以通过复制该信息后,前往某支付软件领取烤箱”的信息。陈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便按照信息所指将该信息复制后,进入自己的支付软件,只见弹出一个刷单群聊窗口。陈女士查看了群里的信息,发现这个群内有人在发布刷单获利的讯息,于是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叫“优品”的软件,并在该软件内按要求进行操作,两天内先后6次向对方提供的不同账户转账。后发现对方以各种理由拖延返现资金,才发现遇到诈骗,遂报警。
五、二维码扫码诈骗
在街头或景区门口,一些人拿着气球、毛绒玩具、手机支架等小礼物向你走来,只要扫一下他们手中的二维码,下载某个app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免费领礼品。
如果你照着做了,那么“恭喜”你中招了!
2020年10月,包先生在接孩子的幼儿园门口扫过二维码,订阅公众号、转发推广链接后,免费获取了毛绒玩具。同时收到了一条“诱人”的信息,而包先生上当受骗的经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兼职刷单,轻松赚钱,‘多信’APP,你值得拥有!”点开链接后,包先生不禁动了心,下载并注册了这款手机通讯APP。之后,对话框不断收到“好消息”,先是通讯好友介绍其“刷单”赚钱,后是进入“稳赚不赔”投资理财群,还参加了群内“抢红包”活动。
账户余额如何提现呢?客服表示,账户目前处于冻结状态,只要充值就能解冻。这时,包先生正沉浸在赚钱发财的喜悦中,为了尽快提现,在短短3个小时内,先后6次向骗子的账户转账近10万元。已经充值了,可账户仍未解冻,包先生多次联系客服,对方不是没回应,就是说在忙,包先生感觉受骗,于是报警。
经查明,刘某等2人在明知其推广的平台系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下,仍以扫码送礼物等形式为网络诈骗平台进行二维码推广,非法获利3万余元。
六、谨防AI诈骗
4月20日当天,骗子冒充郭先生一名至交好友,通过微信联系到郭先生。对方告诉郭先生,他的朋友在外地招标,需要430万元,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所以想要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从头至尾都没有和我提借钱的事情,就说会先把钱给我打过来,再让我给他朋友账户转过去,而且当时是给我打了视频电话,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备。因为当时已经临近12点了,对方又说招标款12点前必须到账,所以基于信任的前提下,我还没等钱到我的账户,就先把这430万元给对方打了过去。”郭先生说。钱款打过去后,郭先生拿起手机给好朋友的微信发了一条消息,称事情已经办妥。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次对方回过来的消息竟然是一个问号。很快,郭先生拨打了好朋友的电话,这一问才知道自己竟然是遇上了“高端”骗局,对方通过智能AI的诈骗手段,佯装成好朋友对他实施了诈骗。
小刘的初中同学“小韩”通过QQ联系小刘,准备借6000元钱,小刘向来谨慎,担心“小韩”不是本人,没想到“小韩”发来一条语音,声音很像本人,后来“小韩”又给小刘打了一通视频电话,看到对方的脸后,小刘便相信了对方,于是小刘便给“小韩”提供的银行卡转了6000元,小刘转完钱后越想越不对劲,觉得“小韩”表情僵硬,于是拨打小韩的电话,没想到小韩的QQ账号被盗了,这才意识到被骗,随后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