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年7月19日—1972年2月15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记者。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后人遵照其遗愿,将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22年11月16日,埃德加·斯诺逝世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内容梗概
《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期间,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实际情况,并从这些人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开始,追溯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读后感
我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四月清共,万里长征,农村包围城市,带入的都是现代人的视角,从结果反推认为那些只是胜利路上的事件。
从结果来看,现在的我知道革命一定会胜利,曙光终究会到来。当我把结果隐藏的时候,发现胜利是当年的革命者们,在无比艰巨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信仰勇于斗争的结果。原来长征中的每一场战斗都是地狱开局,他们赢得很难,却从未想过投降。
当时国民党把红区宣传成洪水猛兽,极尽妖魔化,红军被称为赤匪。国民党对红军进行新闻封锁,外界根本不了解红区的真实情况,像极了今天的国际形势。
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一种冒险的心情进入红区,开始了破冰之旅。红区的生活让他消除了对红军的偏见,也打破外界对红军的偏见,斯诺的记录也让我看到更加真实鲜活的红军生活。
一种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红区生活和革命精神,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见这些可爱的人的生活面貌,他们有血有肉,不畏艰辛,生动幽默。
“许多战士带着他们喂养的动物一起走。有的绳子拴着小猴子,有一个战士肩上停着一只蓝灰色的鸽子,有的带着白色的小耗子,有的带着兔子。”
这是一支军队吗?这倒更像是中学生的假期远足。但是,类似的描写,在这本书中不胜枚举,他们把生活过成段子。我有时甚至怀疑,这真的是一本关于革命的书吗?
在大多数书上看到的关于红军的文章,大多都是强调红军的艰苦和牺牲,而少有像本书这样,描述红军的乐观和自信。
“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唱起来,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读到这段话时我感触很深。现在,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现象,快活是罕见的比较高级的感情,那意味着对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现在很多人也处在一种消极的满足中,满足于消费主义施加的假象,新的包,新的车,摆盘精致的食物。看似令人产生快感,但这些快感没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获得越多,高潮过后的空虚感来得越快,而精神追求上的满足是缺乏的。
快活是自信中生出来的,只有对自己的状态满意才可能有快活的情绪。精神的满足才会产生这种情绪,低级欲望的满足是不会产生这种情绪的。
他们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和有共同目标的人在一起,即便环境恶劣,也依旧能感受到他们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我觉得这就是信仰和认同的力量。“消极的满足”是被动的,但是红军有革命信仰,积极主动参加社会革命,追求社会进步,努力改变命运,他们内心充实快活。
电视剧里经常说红军是土八路,但是这本书告诉我,红军只是穷,但绝对不土!
到底有多穷呢?
国民党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
要悬赏缉拿彭德怀、徐海东、毛泽东……即便这样,被悬赏通缉的红区领导人身边也没有警卫。他们甚至把这些传单保存起来,因为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或当作课堂笔记。
有什么学校由于“纸荒”而不得不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使用?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面对这样大的诱惑,却没有一个红军动摇,没有谁要去刺杀他们的领导。可见红军真的是上下团结一心。
红军大学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吧。
就是在这样的窑洞里,在这样简陋的军事学校里,培养出了令世界震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
在这本书里,让我意外的另一个点是知道红军爱打乒乓球,他们的饭桌也是乒乓球桌。想到几个人拿着乒乓球拍在旁边催促别人快点吃完的画面,我不禁感慨,我国乒乓球战无不胜不是没有道理的,战火都没有打败它还有啥能打败它……..
更让我感动的是,当时的军政领导,看到基层不理解决策和政策内容时,首先是反思自己有没有讲清楚,有没有让基层充分讨论。
我不禁感叹,我对党史了解太少,以前居然以为他们是只凭血肉之躯就取胜。其实他们学习先进的课程,掌握最新的时局动态,并坚定反法西斯的信念。这能叫“土八路”?
可见不止外国对我国革命史不了解,连我们自己都对自己认识不足。
这本书重塑了我对红军的印象,他们不仅是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朴实战士,更是对本国家本民族有着极大责任心和自觉意识的进步青年,他们在恶劣的形势中时时刻刻都以极其主动的姿态去获取力量,这种力量包括知识、粮食、武器和团结。这不是用简单的革命热情所能概括的,尤其是他们还面临着随时奔赴战场争得胜利的清醒觉悟,这就是完全被唤醒的中华人民所拥有的智慧和勇气
解放军档案馆里披露的一组“以身相许”的数字震撼人心: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的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还有,共和国十大元帅中7位负伤共有16个“弹孔”,10位大将中7位负伤共有31个“弹孔”,兰考县一个区在战争年代一个月内有9位区长为革命牺牲…....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国民党军各部队。他们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
教员说过: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看了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长征路上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看了长征系列的战争,真的很感动。战争的胜利不是教科书里寥寥的几句话,而是用千万普通劳动人民的鲜血换来的。面对可能的失败,他们害怕吗?我觉得他们会害怕,但是对美好未来的期望胜过了恐惧。
教员在给斯诺讲述自身成长经历的时候,上一秒还尽展雄才伟略,极客观极冷静得分析问题领袖,下一秒就被飞向蜡烛的飞蛾吸引。这个场面描写真的太生动了!前一秒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后一秒他是童心未眠热爱生活的普通人!这样的教员形象多么鲜活,多么让人热爱!
我看到这个画面的第一感受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教员写给彭老总的一首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当斯诺问彭老总受到什么书籍的影响。他说,他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考虑。“司马光笔下的战争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只给人民带来痛苦——很像我自己的时代里中国军阀之间的混战。为了要使我们的斗争有一些意义,为了实现长期的变革,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看到这里时,我想起了刘慈欣的一句话:有些人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从不向自己无关的尘世之外扫一眼;有的人则用尽全部的生命,只为看一眼人类从未见过的事物。
五十五岁的长征老战士,满面春风,身上穿着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的。他就是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就是他让我知道,原来一国两制的方针可不是一天就变出来的,早在解放前的苏区就已经有一国两币的模式了。
谁曾想过历史上的匆匆一笔,带过的都是这么鲜活而又生动的人呢!
在今天,红星的光依然照着中华大地
这本书看到了那个时代革命抗日的激情,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
清政府的愚民政策几百年下,普通群众只知逆来顺受,想法也只是“无非是换个皇帝”。清末至建国,无数的仁人志士,英雄烈士,用自己的生命去唤起民众的民主意识。
以前学历史时知道红军革命的艰苦,我知道他们艰苦,却低估了他们的艰苦。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国红军和中国苏维埃最初建立时的艰难,最初的革命队伍是混乱不堪的,是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和反斗争才逐渐变成一支强大而又纪律严明的红军队伍,也正是有这样一支队伍才有我们今天强大的祖国!
党的思想、理论、情怀、坚守,是在革命和改革中一步步得来的,不是宗教的冥想,不是那种“劈空而来,绝尘而去”的无根之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传承红色基因,为什么要党员不忘初心,党的创业史和奋斗史,就是根。观其源可以知其流。读党史,就可以很明白共产党人信念的源头,知道共产党人一直的坚守何来。
民国的浪漫不属于才子佳人、军阀太太,民国的浪漫属于撕破黑暗的革命者!
荐书人
姓名:朱爱华
2022年6月毕业于兰州财经大学
单位:银川电务段谭家井信号车间
爱好:看书、画画、剧本杀
座右铭:行远自迩,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