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发言稿(一)

雨竹
创建于2021-03-29
阅读 4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首先要感谢第二学区的所有领导对这次小学数学教学比赛的重视与支持,然后要感谢各位赛课老师给予邹岗小学学生的精心教导。

     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重视计算法则的记忆和运用法则进行计算,通过不断的重复操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学生因计算枯燥而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学生成了计算的机器,新课程标准给数学计算教学赋予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使计算教学不但关注计算能力,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还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赛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8位老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了有关计算教学的探究。通过8节课的学习后我有这些思考:

一、老师们对计算教学的价值有了充分的认识

     八节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各位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学内容把握等都有不同的呈现,有的老师是口算复习作铺垫,有的是问题情景导入,有的是从生活情景找数学信息,虽切入学习主题的角度或方式不同,但执教者传达的教学意识却是共通的即一一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非常重要,它是帮助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师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计算的作用并上好计算课,因为好的计算教学,不仅可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可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灵活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计算中内在的规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这些规律的发现过程,从而逐步建立起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感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感受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

二, 教学过程中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了

          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有如下优越性:第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因为学习计算,不仅仅能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太子小学的刘梦雅老师,是以引导学生读懂表格信息为起点,先让学生弄清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后,再用任务驱动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高能力。邹岗小学的雷云老师通过将解决实际问题一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的几分之几与森林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在具体情景中用数量对比的方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渗透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深读后的创造性使用。

      第二,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思维,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方小的鲁晨老师,周小的王丽老师让学生根据表格信息直接提出数学问题并计算,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很自然地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进行了复习巩固。

       第三,能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陈琴老师,邱雅婷老师在总结完算法后问学生如果把二十分之七与四分之一与五分之二加起来你发现什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让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都是有用的。

     实践证明,在计算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则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把计算教学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

        在教学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我们会发现很多同学会背诵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就等于一个数减两个数和的两种计算方法,但对为什么能这么算并不理解,雷云老师结合实际信息用自制的教具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让学生根据实际信息进行直观操作,更是让学生对为什么能这么算理解清晰,这样的实践操作让算法多样化也具有了实效,也为后面的简便运算打好了基础。

         有的老师可能会问:“高年级有必要重视学生的直观思维吗?这节课不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吗?有必要渗透简算吗”?答案是肯定的。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计算教学中加强直观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丰富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计算实践能力。而简算则是打从孩子们刚会计算起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直不断灌输的思想。如低年级就有15一9一1,29十13一9等等的计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事物总是在得与失之间辩证地存在,所以我们才会经常说最好的教学尝试永远在路上,我觉得在本次教学研讨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比如:

1.有的老师采用的小组分工学习流于形式,目标不清晰,分工不明确;

2.教师对学生计算步骤的规范书写没有指导;

3.有的教师的板书不规范比如发倒笔写字,甚至出现错别字等;

 4.课前准备不到位,如课件出现好几处错误等;

5.解读教材过份拘泥如一位同学在计算一减二十分之一减五分之二时学生先用一减二十分之一算出二十分之十九再计算时,为了与教材板书保持一致,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没有给出及时的评价;

 6.只重视计算结果不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如几位老师在学生板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教师设定的方案板书,而将学生的答案擦去;

 7.教师的语言表达不严谨如有两位老师将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说成森林面积比草原面积多几分之几?这两句话不是同一问题?准确说这是犯了不可原谅的知识性错误;

 8.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思考质量低,过多的一问一答象打乒乓球,并不能促进学生的深化学习;

9.对学生频繁,统一的表扬,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单一与贫乏;

10.对教材解读层次不清楚;

11.不放手于学生,结论的得出要老师亲自或是老师引导得出。    

        计算教学的价值在哪里?怎样的计算教学更有效?是否我们的计算教学模式还要在1, 基本训练,2,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方法,3巩固练习,重复操作形成计算技能,这样的三步曲中挣扎呢?如何让我们的计算教学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听吴斌老师的课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他的这节课让我看到:

一,用适当的复习铺垫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的

    一段时间以来,创设情境似乎成了课堂教学开头的必然环节,确实,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就没有,就并不需要了,铺垫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另一方面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本节课的新知是不带和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整数混合运算等相关旧知,用复习作铺垫是完全有必要的。

       吴老师在复习铺垫时做到了:一,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他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后才能进行计算。为了让学生能懂这样的内在联系吴老师还采取了一

二,用合理的复习层次使学生思维清晰

         他在组织复习铺垫时,先是设计一年级同学都能做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再是单位换算,然后是小数加减,再到分数加减,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复习中,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些过程的每个教学环节吴老师都:三,注重算理和算法,注重过程,注重互动交流。

        无论是在复习,新知探究还是练习巩固等教学环节,吴老师均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倡个性化学习,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从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中吸纳别人的经验,把他人的思维精华纳入到自己的认知领域,以提高发展自己,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讨论,组织和引导学生互说,互评互学,在比较中求真,在应用中内化,设计学生擦黑板环节,避免了学生总结时要么复述老师或别人观点,要么将知识点死记硬背。让学生用擦黑板的方式主动疏理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会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清晰、记忆更深刻。

       本节课的亮点还有很多,如做分数加减法时采用的直观操作,如鼓励学生在挑战中感受心理素质的提升,如将计算教学化枯燥为生动有趣,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数学课堂从而爱上数学等等。

         但是,从吴老师的课中我们也要体会到,虽然过去计算教学中单调,机械的模仿和大量重复性的过度训练是要不得的,但是在计算教学时,只注重算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一带而过,也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所以吴老师的这节课如果能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以及明确算法后,能在学生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计算技能互相促进,平衡发展。如果能在练习设计的内容上再丰富些,形式上再多样些,既设计基础练习,又设计提高练习,还设计拓展练习,具体的说就是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和对比练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进行归纳和变式练习,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策略。那么,这堂蕴含着丰富数学思想的计算教学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我是想说,同一堂课,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评论结果,所以以上观点仅代表我个人听课后的反思,不属任何官方或大众的评论,如果大家觉得有的地方说得不妥或不对,请一定包涵,因为我仅仅只是站在自己的思考角度与你们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与方法。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这是晚年杜甫在春日江村中表达过的最朴素的愿望,其实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最好的愿望也不过是希望自己亲手培养的竹子长得更绿,桃花开得更灿而已。而正是这份最朴素的愿望,将激励我们不断磨练自己。最后我要说的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体会学区领导"以赛促教"的良苦用心,教学比赛不是狭隘地去比优排名,而是以赛的形式促进我们练成过硬的教学本领,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成长加分,不论比赛名次如何,对于每位参赛者而言你们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已经是相当出色的了,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愿第二学区的我们都能携起手来,共同进步。

精彩课堂

精彩课堂

共同探讨

共同探讨

赛前磨课

赛前磨课

我们都是追梦人

我们都是追梦人

阅读 4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