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田间乐,热情似火高粱熟

——八(4)班社会实践活动

正义
创建于2023-09-10
阅读 30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汇川区团泽镇

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

一株株红高粱如一支支燃烧的火把

映红了天际

在千余亩有机高粱田间地头

孩子们正迎着“骄阳”捡拾高粱穗

       高粱熟来红满天,丰收的喜悦,就藏在那红彤彤的高粱地间。

        “走,捡高粱去!”八(4)班家长带着孩子们走进这片红高粱地。

        那红红的高粱穗既像一盏盏红灯笼,又像熊熊燃烧的火把,更像烧红了天边的一抹霞光。此时此刻,一阵秋风吹来,红红的高粱穗随风摇曳,飘摇出醉人的美丽。

认识另一方世界

八(4)班 刘语乔

        世界很奇妙,每一点每一滴都让人如此期待。与另一方天地相遇,更是一种特殊的体验。

        秋初的阳光很耀眼,刺得人睁不开眼,只能留出一条缝打量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小世界。这次研学活动选在团泽的一块试验田中,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到田间捡拾机器遗漏的高粱穗。

        倒垂的红穗向我朝朝手,示意我赶忙去收了这条“漏网之鱼”。它们藏在田间各处,有的成群结队,有的形单影只,大部分遗穗毫不起眼,不易被发现。每找到一处,我们都欣喜若狂,视若珍宝,欢天喜地地穿梭在密密匝匝的高梁秆中,直奔向那沉甸甸的一把红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秆上扯下,邀功似地在同伴面前得瑟了一番,却换来一句无奈的喊叫:“里面没有籽呀!你捡起来干嘛呢!”

        我们还在田里遇见了一个阿姨,她大概四十来岁,穿着一件外套,略显毛燥的头发捆在后脑勺,背上背了一个箩筐,里面已装了大半筐高粱穗。大抵是为了干活方便吧,她几乎没做什么防护措施,火辣辣的阳光洒满了脸颊与脖颈,晒得火彤彤的,像是个熟透的红苹果。看到我们径直走向她,她放慢了速度。当我们提出要问她一些问题时,她是很欢喜的,但还是摆摆手,说自己不会说什么。“没关系的孃孃,就几个小问题。”她应答下来,但还略有些局促。

        她一天赚得不多,七八十元。她不在意什么,只大概知道自己在帮科研人员捡机器没收到的穗子,收获的钱就养家糊口。她脸上挂着笑,用方言很认真地回答我们的每个问题,乡音质朴,言谈亲切,从中还能听出一丝丝幸福。

        她的生活是苦的,是累的,但人是勤勤恳恳的。日色很慢,足够他们在矮小的楼宇间堆叠朴实无华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与我们不同,但同样美好。

小活动,大收获

八(4)班 杨子力

        初秋,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我看着捡拾的一袋袋高粱,幸福地笑了。

         那天,我们班在团泽开展活动——去田地里捡高粱穗。等大家到齐后,我们便跟着老师走在乡间小路上,向目的地出发。走过田野,跨过小溪,绕过最后一丛竹子后,一派丰收的景象便映入眼帘。满山遍野都是高粱,每一根高粱杆上都挂着红里透黄的一大穗高粱,压得高粱杆弯下了腰。微风拂过,高粱穗随风在田野间舞动,发出沙沙的声音,又似在低声细语,远处还有收割机在田里工作。真美呀,同学们都发出感叹!不一会儿,同学们来到一座旧房子前,一位农学老师给我们讲解农学的知识,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看,小付正不住地点头呢。

        等机器收割完后,我们便提着袋子,争先恐后地涌入田野,寻找“漏网之鱼”。没过一会儿,同学们便分散到各处,努力寻找高粱穗。我此时正低着头,翻动高粱杆碎片,寻找“漏网之鱼”,可大半天过去了,我才找到了两根高粱穗,真恨不得头上长八只眼,我心中这么想。这时,老师提醒我,你可以去刚收割完的地里捡呀,这里已经被捡过了,我茅塞顿开,连忙向刚收割完的地奔去。看着散落的高粱穗,我如获至宝,没一会儿,便捡了满满的一袋。虽然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但每个同学都在田间忙碌着,深怕遗漏了一粒,拖了小组的后腿。

        很快,三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检验收获的时刻了。我们小组将捡拾的高粱小心翼翼地放进袋子里汇总,唯恐漏了哪怕一粒高粱。装好后,我们满怀期待的将高粱放在秤上,秤上的数值在跳动,我的心也随之跳动,数值停了下来,我仔细地看数值,18千克,18千克!全场第一,我不禁高兴的跳起来。那一刻,我觉得我不止收获了高粱,还收获了学习、体验和合作汇聚成的最纯真的快乐。

        小活动,大收获,让我们爱上劳作。

闪烁于田间的光芒

八(4)班   潘屹宸

        合上卷起边角的书本,去往早秋的农庄,那有闪烁于田间的光芒。

        淌过小河,爬过小丘,穿过密林,便看见一大片熟透的高粱,含着红彤彤的笑,在小山拥抱的沃野上闪烁。一颗颗满当当的高粱粒拥成一穗穗亮红的高粱穗,挂在高粱杆头,硬生生让它向滋养它的大地鞠躬。从小山坡向下眺望,高粱们把大地染成鲜红,阳光再镀上一层金,高粱确是闪烁于田间的光芒。在高粱田间,一辆轰鸣的收割机正在收割高粱,我们此行便是去收集未完全加工的高粱穗。

        我和伙伴们拎起一个塑料袋,抓起一把小剪刀,涌起一腔热血,便下地捡高粱。可别小看这高粱,它们不一般的狡猾,净是空壳的穗子遍布地上,真正的好穗子全躲在角落默不作声。这就要仔细观察,不然一趟下来,仍两手空空。这对粗心的我来说,就真是件难事。东游西逛都找不到一簇饱满的高粱穗。

        当你真正用心做这一工作时,突然看见一穗亮艳的高梁正静悄悄地卧在地上,你就仿佛听见它在呼唤你,认为它已等待你良久。发现一穗亮艳的高梁,我马上收住心中的狂喜,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向它,眼睛直钩钩地盯住它,生怕它从我掌心中溜走。我迅速弯下腰,用掌心捧起这宝贝,审视的目光穿过镜片打量它。没错,瞧这饱满的颗粒,我是捡到宝了!我便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袋子。我又陆续捡到许多穗高梁,望着这几大袋高粱穗,心中充满自豪。

        我认识了一位捡高粱穗子的阿姨,她脸上留下太多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依旧慈祥。她硬塞给我一簇通火的穗子,我无法推辞,带上穗子走了。回首,她正笑着做着农活。

        高粱的美丽,收获的幸福,劳动者的风彩,都是闪烁于田间的光芒。翻开卷起边角的书,我仍不忘那闪烁于田间的光芒。

风寸时,佳禾新

八(4)班   代婧铖

        一颗颗饱满的穗粒,一串串连结在一起,构成了一束束红红的高粱。

        粮食,是自古以来百姓们最为看重的东西。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高梁便是制作食物的重要材料。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我们驱车前往那一片高梁田,探寻高粱的秘密。

         一下车便觉视线开阔无比,抬眼望去,四周是一片片红红的高粱地,远处是连绵的山,阵阵属于高粱的田野气息扑鼻而来,动人游兴。于是在倾听完科研人员讲解高粱的培育过程以及相关条件后,便往地里跟在收割车后边拾穗子。

        刚开始是手足无措的,不知高梁穗究竟长哪般模样,又该往哪里找。有同学拾起一束来,大喊道:“看!这就是高粱穗!”我们于是跟着样子在田里探索寻找了起来,没一会各自的袋子里便装起了沉甸甸的高粱。随手抓起一束来看,是一颗颗饱满结实的高梁粒串在一起,一串串合成一束的,很像葡萄的构造。

        将近正午,日头渐渐高了,我们被晒得汗流浃背,很热很热,此时身上一大袋的东西反成累赘了。不远处科研人员与农民正交谈,我们上前问了一些问题。我注意到那个农民体格壮实,皮肤黝黑,手上指缝间有很多泥土,阳光在他的身上反射出健康的光。那个科研人员也很黑,据他说是在地里长期待着研究的缘故。“你们工作很久吗?一直在这里吗?不累吗?”我问。“有一点,但是每天研究后总有新收获,想到可以在贵州和海南两边实施种植,有更多的品种,就不觉得累了。”他答,这时农民插话了:“这高粱可重要了,我就是靠这个养活一家人的。”我恍然大悟,无论袋里的,田里的,还是哪里的高粱,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心血,还是劳动人民的生活。

        思及此,突然觉得袋中高粱十分可爱了,田里的风是那么凉爽,高粱禾稻带来的气息是那么清芬清新,脑海里冒出那句“风寸时,佳禾新”,多好的高粱!

一次收获的旅程

八(4)班    邹健宸

        初秋时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乘车来到团泽镇,参加收割高粱的活动。

        清晨的薄雾将散未散,我们有说有笑地登上公交,一段“座位争夺战”后,大家不约而同拿出手机,拍拍路边风景,查查高粱收割注意事项。我看见路上秀美的风景,倒来了兴趣,开始吟诗助兴。什么“自老城至团泽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还有“公交欲问边,团泽过居延”……一路上,不乏欢声笑语。

        我们在一段寂静的小路旁下车,走过几户人家,跨过一条山路,停在一栋破旧的屋前,旁边正是高粱种植基地。

        农科院的管理员来了,他向我们介绍自己如何从讨厌农业的人成为了农业专家,高粱的种植有什么条件,有什么用处。大家都睁圆了眼,竖起耳朵,津津有味地听着。不过一会儿,烈日当空,随着管理员讲话的结束,高粱收割正式开始。不少同学“刷”的一下冲出去,希望多捡些高粱穗;我们则不紧不慢走在最后,仔细搜寻田垄间遗漏的高粱。

        对于我这样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很少参与田间劳动,在同学的提醒下,我才明白要捡带种子的穗,刚才我捡的可都是壳!走了半天,高粱穗越来越难找,就在我极力探寻的同时,一旁的小张却啃起了高粱秆。“你不想捡高粱吗?”他摇摇头,看着我说:“你也尝尝,好甜!”我接过他递来的秆芯,试探性嚼了一口,“嗯,好甜!”汁水满上舌尖,又滚入喉咙,浸润口腔,那漫上心头的愉悦难以忘怀。我们遇见了在这里工作的农民,跟他们闲聊,才知道他们在这里工作,一小时只有十元的工钱,一天也不过一百多元,他们没有其他收入,只能顶着烈日在田间弯腰,一月也挣不了多少钱,不过坚持下来,也可以足够日常开支。

        听着农民一字一句说出的这些话语,我陷入了沉思:学习就像劳动,我们只有认真地学,努力地学,才能有进步,有收获。

        在此次劳动中,我体验了劳作的艰辛,也收获了成长。

一次难忘的实践活动

八(4)班   陈子和

        阳光洒在大地上,清风微拂,我与同学们在高粱地旁,享受着劳动后的喜悦。

        清晨,我们坐上公交车,前往汇川区团泽镇开展本次劳动实践活动。我们班组织这次活动,一是增长我们的知识,二是体验农活的艰辛。在车上,同学们热烈地讨论,高梁是长在地上的还是树上的?为什么要拾高粱穗?南方的高粱与北方的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我想得到答案。

        金色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肩上,整齐的脚步向高粱地进发,我们远远地就看见一片片高粱随风摇曳,好似欢迎我们的到来。到了高梁基地,我们先是见到了一位农科院的专家,他给我们讲了有关农作物的知识,特别讲解了高粱的专业知识,对于公交车上的高粱之问也有了解答——高梁是长在地里的,基地采用的是机械收割,有5%的漏穗率,这些漏掉的高梁只能通过人工捡拾回来,不然粮食烂在地里很可惜,农民伯伯要流很多汗水才能换来一点收成。北方的高粱普遍比南方的矮,主要作为食物;南方的高粱主要用来加工酱酒,是我们国酒茅台酒的酿制原材料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完专家讲话后,我们便分组捡拾高粱穗。在组内没有剪刀的情况下捡拾高粱穗,这简直是一道重大难关。我弓着背,弯着腰,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眼睛向前方扫视,生怕错过一株高粱。没过多久,我找到了一株高粱,可由于高粱秆太粗,刚开始怎么也折不断,在不断地弯折下,终于折了下来。不过,这样太浪费时间,我便打算整根拔起,称重时再慢慢整理,我为自己想到这个好办法感到骄傲。

        回过头,我又发现了一株生长极好的高粱,也许是它的根扎得太深了,任凭我怎么摇撼,也没拔出。最后,我使出吃奶的劲,终于拔出了,不过,我的手也被割破了。为了不影响队伍,我没有管手上的伤势,继续捡着高粱。手上的血越渗越多,我只好去找同学处理伤口。处理完后,看着大家还在认真地找寻着高粱穗,我又加入捡拾的队伍。大家虽然都累得大汗淋漓,但没有人提出休息,我也跟着坚持,直到捡拾完最后一块地。最后,老师对各小组捡拾的高粱称重,在队友的坚持与努力下,我们组捡的高粱是数量最多的。大家都开心地笑了,是体验了“劳动就有收获”的快乐,也是理解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我们有幸遇见一位农科院的叔叔,并对他进行了采访,得知他的工作是培育高粱新品种。他们每天最少要工作8小时,最多要工作10小时,每个月工资有两万多,所以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他们的工作不仅能使他们在社会上立足,还能用自己的知识造福人民。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向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采访,有了理想;通过团结协作,有了团队责任心;通过专家讲解,了解了很多农作物的知识;通过拾高粱穗,我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从事农业劳作的艰辛……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满地的高粱

八(4)班    张付佳

        车内,几十位既可爱又勤劳的学子;车外,绿水青山间夹杂了几地高粱地。白灼灼的阳光照在地上,好像是撒满了盐。

        下车,清风拂面,带着几丝庄稼特有的清香,望着一望无际的高粱地,我竟不知如何下手才好。幸而有一导师带领并讲解,才有了几分头绪。左盼右望,我决定先采摘高粱。广阔的高粱地上,随手一捡便是一穗。

        听导师说,这些优质高粱让遵义人民吃饱了饭,他们日日夜夜的研究、采集、种植,全国三点一线,只为培育出更好的品种,让全国人民也吃饱饭。他们这大公无私、为国为民奉献的精神属实令人钦佩。不知为何,这白灼的太阳光,越看越红,令人振奋。不久,我们就便捡了几麻袋高粱,红嘟嘟的,可爱极了。

        喝了点水,想起儿时曾吃过高粱杆,甜甜的,好似甘蔗,便喊起伙伴们一起将深扎在土里的高粱杆连根拔出,简单地削了皮,便一口就咬了下去,满口“糖汁”,感觉比儿时还要甜上几分。觉得还不过瘾,便多拔了几根。蝉在一旁欢快地叫着,好似在庆祝丰收的喜悦。

        捡了高粱,便该去采访这些勤劳的农民伯伯了。烈日当头,远方有几位戴着草帽的农民伯伯,翻越了几块田地,终于见到了他们的真容,小麦色的皮肤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一边用手比划着什么,一边又相互嘀咕着什么。认真的样子让我们我们不好意思打断他们,只好在旁边等一等。终于,他们注意到了我们。在交谈中,我们了解了他们每天顶在烈日下的工作情况、微不足道的工资待遇以及他们无怨无悔的工作态度。经过这次采访,我们不仅知道了庄稼是怎样培育的,也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回去的路上,夕阳的余晖照在大地上,红色的,像是满地的高粱!

拾高粱

八(4)班   郑钦允

        正午,阳光正好。絮状的白云慢悠悠地飘着,阳光之下,一片高粱田明晃晃的,放出万丈光芒……

        我们班级组织参加了一项实践活动:去高粱田帮忙捡拾自动收割机漏下的高粱穗。我们乘着公交车前往高粱基地。下了车,沿着蜿蜒的小路走了一会儿,便到了高粱地旁。简单听了关于高粱的介绍,我们就各自提着一只塑料袋,踏进了田里。

        田地中一排排高粱杆整齐地排列着,堆满高粱杆碎屑的土地松松软软,就像铺上了一层地毯。我们弯着腰,仔细寻找是否有高粱穗。我很快拾起一根高粱穗,它由无数的暗红色小球组成,小球如平常糯米一般大小,但是更圆更饱满,由几片已干的小叶托着,挂在极有韧性的茎上。还未收割的高粱穗从叶中探出,呈弧形挂着,比漏下的穗更为丰满。远处,一位农民坐在自动收割机内,他驾驶着收割机,用机器前锥形的东西割下高粱。收割机上下剧烈地抖动着,却能以直线前进,精准地收割高粱。

        很快,我已经装了半袋高粱穗,我早已满头大汗。于是,我们去采访了几位农民。田边,一位戴着草帽的农民正用锄头劳作。从他口中得知,他们在收割的时间最为忙碌,收割了高粱后,还要进行新一轮种植。他们要从早上六七点下田劳作,下午才离开,日日如此。同时,一亩高产量的田地一年能生产1300斤高粱,如果卖出,一斤高粱仅能得到5.6元。他们日日早出晚归,可是报酬却十分微薄,我似乎能够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了。

        拾了1个多小时的高粱穗,我虽然感到有些累,但觉得劳动是有意义的。我拾了一大袋高粱穗,我的付出有了收获。想到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后我也会更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阳光依然明媚,微风轻拂,在愉悦的气氛中,我们坐上了返程的公交车。

捡高粱穗

八(4)班   车知骏

        上个周末,我们班全体去了团泽小镇。通往那个小镇,坐公交要三四十分钟,如果上高速,大约一二十分钟便可到达。

        我们的任务是捡收割机收获高粱漏收的高粱穗。没开始干这个工作前,我们人人都以为非常简单,个个跃跃欲试。到达高粱种植地后,有人专门负责带路。同学们兴致勃勃,一路走出了浩浩荡荡的气势。

        走了约摸五六分钟,到了目的地,我们在一栋废弃的建筑下集队。一位身着白衬衫,黑长裤的年轻人向我们介绍,他是外地人,是农科院的研究者,他的工作是与他的团队到各处种植高粱。他说:“我们的收割机,通常在收完后,会有百分之五的漏穗率,因此,你们的任务是寻找地上散落着没有被收割,并且上面有小果粒的高梁。”随后,我加入了一个小组,老师说我们捡高粱穗要进行比赛,大家都很激动。

        我们小组快速地跑到收割机收过的地上捡高粱。捡穗,听着简单,实际上难。有些高粱还在根茎上,要割断它们,很容易划伤手指。我在割高粱时,旁边的一位有经验的收割者说:“小心点,别让手流血了。”我听完才想起来刚才好像有瞬间的疼痛感,我看了看手指,果真有伤口,我赶忙从包中取了张纸,包上,继续捡。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我们很难分辨出是不是有饱满的高粱粒在穗上,有时候白忙活一阵,拧下穗子一看,穗子空空的,让人大失所望。我们个个都流着豆大的汗珠捡穗子,这样响晴的天气,极考验大家的细心与耐心,我不禁感叹道:“那些捡高粱穗的雇农多么辛苦!”

        我们小组收完四大包穗后,便去采访当地居民,得知他们的收成和生活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我们觉得还是要努力学习,知识才是财富啊。

        这次活动结束,我们虽疲倦但高兴,因为我们都有收获,我们了解到了农民及研究者的辛苦,他们那种不畏艰苦、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

高粱与梦想

八(4)班   雷锦鹏

        周末,我班一行人乘车前往一块高粱实验田。发现这棕红的高粱中藏着的是代代农人的梦想!

        车门打开,阵阵热浪袭来,尚未踏出,心里却已打起了退堂鼓。无奈,人流推着我往前走。骄阳似火,照着高树、鸟儿、黄土地和我们。照得金光闪闪,我们似乎也发着光!迎面走来个叔叔,皮肤黝黑,看上去是在三十好几的样子,于是我同朋友走上前去,你一句,我一句地同他攀谈起来,“你们怎么不戴帽子?这里太阳大,当心晒伤了!”我们嬉笑着询问,他却一言不发,转而伸出自己的双手,“我来的时候皮肤也是白的,现在已经黑成炭啰!”原来,看起来不年轻的他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走过盘旋的山路,我们进到了山间的一个盆地,放眼望去,是成片的高粱,红灿灿的,金光闪闪。

        我们接着走到一栋破败的白房子前,另一位同样皮肤黝黑的叔叔走上了台阶,向我们介绍着背后的高粱地,他们的目的是在此培育出适合用于酿酒的高粱,但培育出一个新品种至少要七八年,所以他们常常海南、贵州两头跑,只为减少培育时间。“我们忙的时候往往早上五六点起床,一直要忙到下午两点,常常是到了下午才想起自己还没吃饭……”“但是改良高粱的事一天也不能停!因为等着我们的是全中国人民!”“这就是我们一辈子的梦想!”说罢,他的眼里泛着光!

        很快我们也跟在收割机后下了地。当你走向满地高粱碎叶的黄土地上时,必须弯下腰,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搜索每一寸土地。当你望见枯黄的碎叶中透出一缕金红,拨开它,便会猛地发现一簇红高粱正躺在地上对你微笑。当你将它放进口袋后,你会明白农人的笑是由衷的。

        青山之中,藏着一片红灿灿的高粱地;高粱之中,藏着代代农人毕生的梦想!

秋收

八(4)班   范禹轩

        时间的齿轮缓缓转动,直到一缕高粱香扑鼻而来,我抬头一看,那日的情景如潮水般向我涌来。

         周末,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从密密的枝叶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远处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山蛮照得透亮。我们乘坐着大巴一路欢歌笑语来到乡下。乡下算得上“山路十八弯”了,巴士进不去,我们便下车,看着同行的伙伴,望着远处的美景,很快便到达了目的地。

        我惊呆了,一片红灿灿的高粱在阳光下,自由生长。秋日里的风拂过,整片高粱好似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走近一看,一茬高粱杆被穗子压弯了腰,好似那一个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在劳作,再细看,那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小球,红得可爱,圆得光滑。

        一颗颗小球,一束束高粱穗,一株株高粱杆组成了这片一望无际的“红海”。我想:蝴蝶、蜜蜂、蚂蚁、蛐蛐儿是否也是因为这美景,这高粱香,而不愿离开?

        远处,一阵巨响传来,我朝那边望去,一台收割机“嗡嗡”地工作着每当它碾过,竖立着的高粱纷纷倒下,机器尾部放出已收割完的高粱壳儿。老师说:机器碾过的地方会有百分之五的漏穗,你们可以跟在机器后面捡高粱。我们听完,就急匆匆地冲进机器压过的地方,一处一处地找,一株一株地翻。正午的太阳毒辣极了,阳光直晃晃地照在我的身上,不久,汗水便浸湿了衣服,我们却丝毫不疲惫,仍然有活力地完成这项趣事。

        找了许久,老师告诉我们,高粱儿的杆,剥了绿皮,其间的白色杆是可食用的。听完,我们也不顾找漏穗了,一个个拿起一根竿,剥了剥,尝了尝,竟是出奇的美味,甜滋滋的!

        一年高粱收获季,一茬高粱穗儿黄。西北风起,高粱熟了,阳光明媚,农人们正收获灿烂的梦。

       秋风拂过,沉甸甸、红彤彤的高粱穗染红了田野。

        “咔嚓、咔嚓”,家长们急忙按下相机的快门,将这一醉美的瞬间永存在相机里。那一株株火红的高粱,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成为镜头里的主角。

        天是蓝的、高粱的穗子是红的……

阅读 30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