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长研课标,专业素养再提升”---德州市石芦街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

王坤坤
创建于2023-09-10
阅读 13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深化对课标的学习,加强老师对教学的把控,努力建设任务驱动型课堂,开学初老师们按照年级组通过领读的形式,把课标内容更全面细致的传达到每位教师,学完相应内容后更是发表了自己的体会。

研读课标

李娜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努力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自主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张学文老师: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近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之所以成绩优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

叶晓苗老师:

认真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感受到这次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通读《义务教育数学程标准(2022)》,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从“双基”、能力到核心素养,新标准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核心素养贯穿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让核心素养落地。

屠朝阳老师:

在学习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标准中,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是数学思想的传授。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思维方式。因此,在平日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数学的精髓。

王淑云老师:

数学教学已经摆脱了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学的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这些成为了上课中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已经不再是充当“灌输”的角色,而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自主模式“领悟”到数学知识,再通过自己所领悟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从而使得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理解。实施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侯素梅老师:

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在教学中,要巧妙的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描述客观的事物与现象,寻找与数学有关的因素,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王芳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小学数学学习的11大核心素养是:数感、量感(新)、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每个素养去对接相应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思维,经验,让孩子们在做中说,说中做,做中思,一定是可以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热爱。

姜娜娜老师:

师生共同演绎的课堂是双向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9月7日下午,德州市石芦街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多功能厅,对课标进行了更加深入且细致的研讨,研讨过后进行了课标考试。

分组研讨课标

课标考试

  在对课标内容进行多番研讨后,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老师们态度端正切且认真规范的答题。

  通读课标后,再对比前两个版本的课标:一、关于变化: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做"的具体指导。

二、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向了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表述为"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

         新课标还提出了评价建议: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评价方式要丰富、维度多元、主体多样。并强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应用。

阅读 13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