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德育没必要说教
——带领学生体验开放德育有感
枣阳市实验中学 曹远忠
作为初中学段的班主任,常头疼德育无力,内容高大而空洞,形式浮夸而泛化。一次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解说一下我们的家乡,以体现自己的家乡自豪感。孩子们竟然除了套话,无一处让人骄傲。实感悲哀!我们常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挂在嘴边,常常大聚会、小课堂的屡屡说教,居然只是让孩子们记住了几句套话,没有数据,没有事实,没有人物和事件。这种德育失去了文化载体,也失去了教育意义。于是乎,顿生一念,带学生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体验一下开放德育的效果。
遍观家乡枣阳富含文化气质的地方,莫过于雕龙碑文化遗址了。她隐居乡村僻野,道路狭窄崎岖,远远望去,只是一片葱茏。行人稀少,草盛蔓延。就是这里,却拥有我们枣阳最古老的文物,是我们枣阳最闻名的地方。这里幽静肃穆,恬静淡雅,似清心寡欲的隐士,也似俯看苍生的高人。五千多年前,她寂静于此。现在即使被发现、发掘、申报、开放,她依然寂静于此,等待世人的瞻仰和膜拜,从不张扬!
周六,我查好了资料,备好了课,带着一车的孩子去参观雕龙碑文化遗址。没有近前,我们远远下车,徒步前往,拾级而上。原本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此时犹如穿越时空,从今到古,变得静悄悄的,脚步变得轻悄悄的,手中的小旗也被他们轻轻地规矩地放在大门外,好像是要拜访一位远古的圣人。这种氛围,我在课堂上从未见过;这种氛围,孩子们从未集体体验过。估计他们从心底里已经感受到圣洁的力量和灵魂的洗礼。
遗址展厅里,温度较高,中间是古人居住部落的残垣断壁,有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造型,有在那里发掘出来的石器和陶器;两边是古人居住房屋布局的仿制品;四周墙壁上悬挂着解读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图形和文字。满眼的粗糙与低劣,却无不昭示着那个时代家乡人的智慧与聪明:物与物的交换,集体围猎,互助农耕,墙壁不倒,家畜训化等等。孩子们静静地围在四周,观看,思考,聆听,还时不时向解说的叔叔提问。他们好奇古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也纳闷古人哪来的智慧。在老师和解说员一再地阐述中,他们似乎明白,是劳动赋予了古人智慧,是生存逼迫古人创造了奇迹。孩子纷纷拿出笔和本,记录着真实的数据,描绘着家乡古人的生活场景。
在文物展厅里,孩子们围在一个玻璃柜前,紧紧地盯着里面的一副骸骨,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有的只是眼神的交汇以及其中透出的惊奇。由于不让孩子们带手机,他们只能用笔去抄,去画。他们从文字介绍中了解了陶瓮、陶罐、陶碗、淘盆,知道了在1500年间,此处古人智慧的发展,从灰色到彩色,从条纹到图案。他们还在发掘场记里知道此处文化遗址,填补了我国考古文化的空白,传承了我国两大流域的文化传统,成为了仰韶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了屈家岭文化的源头。
走出展厅,所有师生聚集在遗址大院的树阴下,默默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小声地交流着在展厅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静静地思考着老师和解说员提出的专业问题,偶尔也会有学生重返展厅,寻找问题的答案,验证他们独自的猜测,甚至还有几个学生为某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争辩。他们此时才感觉自己又从古代穿越回了现代,又活灵活现起来了,不过,比之以往,他们的神情中多了几分敬畏,言语中有了几分家乡自豪!
两个多小时的一堂乡土文化课就这样结束了。回校的车上,我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遗址文化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其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建议的确很有创新性,还赢得了不少掌声。此时的车内,又开始充满了生气。全程没有说教,没有固定形式,只是顺势而为,传道授业解惑。现在回想起来,这不就是开放德育吗?我相信他们有收获,有感悟。最重要的是有了对自己家乡的感觉。
回眸凝望,她依然一片葱茏,寂静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