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卌载显风流,重回母校欢聚首——
兴安中学原34班高中毕业40周年同学首次聚会

张征云
创建于2023-08-29
阅读 26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荏苒岁月梭,各奔事业忙奔波;城台一别四十载,分别重聚喜乐多!

         2023年8月26日上午9时许,兴安县兴安中学大门前已聚集了数十位83届高中毕业原34班的“老”学生,他们正在握手拥抱,激动而忘情地大声问候交谈。

        原来五天前该班微信群里徐国纲同学发文首议,何翠英同学附议,几个活跃同学积极响应,尤其是阳明旺同学立即电话联络并兼职会计师,两三天就敲定了聚会的主题、地点、内容、食宿、经费等问题,这效率神速啊!除了公务繁重或因故实在无法抽身和公差在外的,其余原班20位相距千里的各地同学,或飞机或高铁或自家的“宝马”风尘仆仆御风而来了!

         “前天见到通知,心里猛地一惊:怎么一下子就过去四十年啦! ”两鬓染霜的阳至刚同学莫名惊诧地笑着对大伙说,“这还是第一次聚会,好多老同学,四十年没见啦,再忙也不能不来呀!”听者无不动容连连点头称是。再相互细瞧,又一阵唏嘘:当年十七八岁的一头秀发浓密如漆,怎么转眼就五十七八额有皱纹惊霜见稀了呢?一旁聆听着的已逾古稀的老班主任周运农老师也颔首含饴呵呵不已!······

         重逢四十前逐梦的校园,老师和同学们笑容可掬,触景生情,思绪飞扬!全被包裹在热烈亲切,温馨激情旋涡之中了!是啊,如烟往事,似水流年,留不住的是德高望重才华了得却仙逝的老教师和青春岁月,留下的则是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是同学们的纯真、刻苦、青涩、友爱、追梦和拼搏的美好回忆。

        三年同窗谊,一生同学情!再看看校门前的那株满是枝丫的老香樟树仿佛心有灵犀般的舞着初秋的金风飒飒作响,她确实是在喝彩呢!l l

毕业四十周年同学们在兴安中学大门前留影

兴安中学原34班高中毕业照(1983.7.15)

三年同窗谊,一生同学情

四十年没见老同学激动相拥!

  何其幸福生在华夏,何其幸喜故乡兴安,又何其幸运考进了兴安中学(当时是与南宁二中、柳高、玉高齐名的广西四所重点高中),改变了同学们的命运!

         三年高中期间,班主任先后由何湘元老师和周运农老师担任,他们都是特别有耐心、细心、有爱心的班主任,他们对同学们的教诲和帮助令人难忘。更有一批德高望重、学养丰厚且名传遐迩的名师的耳提面命,当年高考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校史有载:我们83届这一届考生中,清华、北大、人大、浙大、国防科大等均榜上有名,其它大学院校更是的不胜枚举,而引以为荣的是:兴安中学的文理科状元都在我们原34班!次年的84届又有4个考上北清,这几年应属兴中最高光的时候。我们这些山乡里的普通农民子弟,借助兴中这个平台,考上了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又适逢百业待兴分配到了各行各业成了国家干部,并一展才华敬业奉公,兢兢业业各有成就!

  为了确保此次回校拜访的顺利,胡维同学25日就赶到学校,与校方商定了接洽的议程。10时许,兴安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何艳女士一袭裙装神采飞扬地与副校长李春萍女士巧笑盈盈地带着摄影师小唐老师来到校门前,喜气洋洋地把大家请进校园。 

         四十年前的校园都是红砖瓦小平房,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变,如今巍然矗立的教学大楼、窗明几净的宿舍大楼,宽大的操场、安静的读书角、温馨的大餐厅,感觉在这里读书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享受。

        何校长一路上满怀激情又爽朗大方地与校友们亲切交谈,亲自陪校友们参观了焕然一新的校园和展品丰富的校史馆,并合影留念。随后在学校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会上,何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员工欢迎校友们在毕业40周年之后重返母校,衷心感谢校友们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窗外,秋风飒爽,记忆的台历翻到了十二年前的2011年,恰逢兴安中学八十周年校庆,正是胡维同学主动与兴中校领导建言,又召集了兴中在全国各地有作为的十多位校友企业家成立"兴安中学铸辉助学基金",专门资助“特因生”;2019年则以主要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与了兴安县政府设立的"兴安县灵渠学子教育基金"。今年初,他又与校领导商量决定,将原先的“铸辉助学基金”改为"铸辉教育奖励基金",以嘉奖有为教师,赞助教师科研,保障优质生源(确保“小升初”、“初升高”优尖学生顺利进入兴安中学)和三年力创佳绩(输送更多的“985”“211”和“双一流”学生)等为目标,努力创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饮水思源,缘木思本”,“不忘初心,造福乡梓”,胡维同学的这种剪不断的乡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十余年来先后数百万捐资助学的事迹感动了何校长。所以她还特别赞赏了胡维的精神。接着何校长自豪地介绍了近些年学校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发展的规划,希望广大校友继续关心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她衷心祝愿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并再次邀请校友们有空常回家看看。

李春萍副校长领校友们进校园

兴安中学何艳校长迎接校友

原34班班主任代表34班校友给兴安中学现任校长献花

何校长很礼貌的把花转送给周老师

兴中何校长介绍学校概况

何校长与校友们在爱心墙下合影留念

宽大的操场

巍然矗立的教学大楼

幽静的步道

安静的读书角

兴安中学校史馆

何校长陪同周老师和校友们参观校史馆

周老师激动讲解校史

兴中校史馆资料

胡维女儿胡子茜带领她的公司桂林子茜托育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公益助学行动中(从右往左第四位)

胡维同学与获奖的优秀教师、特优骨干教师合影留念

         何校长在二楼与校友们一起座谈。谈到兴安中学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规划,希望校友们建言献策,再铸兴安中学的辉煌!

         重拾美好岁月,共叙往昔情谊。转眼已过四十年,相聚话从前。周运农老师由衷地赞叹兴安中学文脉悠远地灵人杰,深情回顾当年陈上乾老书记、廖朝伦老校长和陈德祖、何湘元等老教师们对自己的指导帮助,对创造高考辉煌的原34班学生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感谢同学们给了自己30多年从教的豪情和底气,又即兴吟诵了一首诗勉励大家:

         分别卌载各东西,如今欢聚谈何易!

          城台岭上喜回首,百丈竿头再勉力!

周运农老师在座谈会上回顾自己在兴安中学的点滴。

同学们津津有味听周老师讲那些在学校的往事

  阔别多年,同学们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彼此虽皆不是少年模样,但熟悉和淳朴却发自心底,不减当年。刘春燕谦谨地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言,她用“回忆、感恩、祝福 ”三个关键词展开了高中生活的难忘回忆,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以及对母校的祝福。作为文科学霸,也是许多同学的偶像和女神,她的发言直击人心,理所当然地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刘春燕校友在座谈会上讲话。

刘春燕用“回忆、感恩、祝福”三个关键词表达了这次校友会的感受。

座谈会议上同学们畅所欲言

当年的文科状元刘春燕

         忆往昔,感激同窗之情;看今朝,铭记老师之恩!

学生给班主任周老师献花并与老师合影留念

学生与老师在K TV皇家1号留影

学生与老师在兴安中学校园留影

周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兴中建校80周年爱心捐赠情况。

学生与周老师在兴中大门前留影

  是日中午,同学们与老师在兴安灵渠休闲农庄用餐。大家频频举杯,亲切的家乡言,热情的心里话,同庆欢聚,共祝康乐!

  返程时,同学们又顺道游览了著名的“兴安古八景”之一的“乳洞岩”。依稀记得那是1981年高一下学期,周老师带领全班与全年级共4个班近两百学生春游到此,打着竹筒煤油火把进洞探奇,洞外开展学科比赛,欣喜无比。而今经过开发,俨然一处好景致!大家赞叹不已 纷纷留影存照。

学生与周老师在乳洞岩门口留影纪念

  下午3时许,在李芝林、李光贵同学的安排指挥下,数辆“铁马”驰骋直奔界首红色教育基地“红军堂”。大家拉起由何翠英同学提前做好的大红横幅,精神抖擞列队照了集体相,并一一留下了签名纪念。接着又细心地参观三官堂旧址,观看珍贵的展品,想到“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悲愤民谣,大家更深切体会到红军血战湘江的悲壮。眺望江面,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民族复兴,我辈更须努力!

红军长征过界首大事记

原三官庙~“天官、地官、水官”后为纪念红军长征过界首改为红军堂

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组织序列表

同学们在红军堂前集体合影留念

同学们在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碑前留影纪念

同学们在参加聚会的同学条幅上签名

周老师在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碑前留影

女同学们在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碑前留影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辈更珍惜

  傍晚时分,在何翠英等同学的细心安排下,师生们来到了灵渠畔优雅温馨的农家乐!一口熟悉的家乡菜,满颊生香;一杯浓浓的白果酒,回甘悠长!觥筹交错,互颂安好,实在是酒不醉人人也醉!这次第,怎一个爽字了得!

  宴罢微醺,再进歌厅:引亢同唱,且歌且舞;美好共贺,平安互祝!

  张家德同学还来了一段快板脱口秀:四十载,再聚首,恩师风采皆依旧!同学们奔西东,情切切,意浓浓,欢聚母校又神游。曾记否,北大清华梦追求!灵渠美,水幽幽,起伏跌宕不停留。看今朝,惊白头,既有作为何须愁!胡维助学十几年,初衷不改乐悠悠。学研用,德敦厚,勤政为民不停留,师生欢聚壮志酬!博学多才身强健,浪遏飞舟创一流!

强将下面无弱兵,小酌中张家德与老师对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担任多项重大科研任务并取得重大成果的李东华同学,虽然不幸身染沉疴数遇无常,但在其妻杨健老师(四川省绵阳市名优教师)20多年的不离不弃和精心照料下获得康复和重生,夫妇俩这次也一同参加了聚会。被他们的非凡爱情深深震撼的同学们纷纷予以夸赞,李东华感慨万千却难以言表,便委托爱妻、秀外慧中的才女杨健老师代笔赋诗一首以示答谢: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李东华的关爱和帮助,祝老师和同学们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少年立志气昂然,褐衣粝食若等闲。

        一朝从戎驭风雷,埋名为国铸神剑。

        半途折戟意难平,两鬓微霜归故园。

         把酒言欢城台岭,师生情义胜当年!

        

         

       

李东华同学

(右一)李东华同学与老师同学留影

李东华一家

         虽然这只是一次分别四十年的老同学的首次聚会,时间也只有短暂的一天,而感动、快乐和收获却满满地写在大家的脸上,洋溢在OK厅大家的歌声中,也融化在大家的心灵里!

         一个庄重的承诺在大家的脑海回响:

         母校百年华诞日,吾侪再聚相会时。

          依依惜别勤珍重,如画如歌更如诗!

图片:班集体多人

撰稿:张征云

整理:周运农

审定:刘春燕

2023年8月28、30日第一、二稿

9月3、4日第三、四稿

9月6、8日第五、六稿

(全文3340字)

阅读 26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