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ancée

靶向中考试题,研讨共谋提升

快乐
创建于2023-09-08
阅读 29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官渡区第六届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之

                        杨建昆名师工作室

                        简讯第六十四期

官渡区第五中学                   2023年9月7日

  九月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带来了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的氛围。我们齐聚官渡区第五中学开展工作室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2023年云南物理中考试题分析交流活动。活动由杨建昆老师主持,参加人员有:沈 星、郭旭艳、王 媛、兰祖平、王云吉、刘 雁、陈俊彪、谢楠希、高 洋、陈俊杰、幸如花、罗 超、文 慷、宋赣鑫、郑洁琪。同时联合教研的还有昆明市第二批“春城计划”教学名师杨建昆工作室的全体成员。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中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在课堂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这一变化将对我们日常教学及试题命题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新课标的理念,各位老师对2023年云南中考物理试题进行分析。

        陈俊彪老师通过本次中考试题中,对滑轮和动态电路典型试题分析,再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自己教学时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图像类问题,该如何数形结合分析;不同类型的滑轮问题,又该如何进行受力分析。

  王云吉老师从新课标下,新中考物理试题变化,通过“三以”来进行分析,以记忆、理解为出发点的教学,将走向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的教学;以先学后用为特点的能力培养观念,将走向以做中学、用中学为导向的能力培养模式;以先零后整、碎片积累的组装式学习,将走向应用驱动、且做且学的整体性学习。从更关注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准确性,将走向更关注观念领悟的深刻性、迁移性。

  高维英老师以命题走向,从考查内容上看,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实验题部分注重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想法,以及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学生的阅读能力来分析。从中也分享了很多今后教学中该如何调整教学的收获,如注重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想法,以及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

  晏红祥老师从考点习题化、复习高效化进行试题分析。习题设置要进行研究: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试题考查到了哪些相关的知识?本试题还可以怎样变化?学生解此题是最大的障碍可能有哪些?教师引导、分析的“着力点”在哪?复习课一定要做到三“变”:变观念、变方法、变主次。复习课要做到让学生有新鲜感、有兴趣,要以学生为主,构建高效课堂。

  沈星老师从试题结构、考点分布、试题特点三位维度做分析。在试题指向明确:试题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试题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考查内容的基础性;试题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要求,试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教学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

  王媛老师从新课标下试题命制入手,试题体现了核心素养立意,反应物理学科本质,重视物理内容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注重与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特别是在具体物理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把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结合本次中考阅卷分享了很多感想,每年的中考评卷标准都在变,我们能做的就是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答题。

  郭旭艳老师重点分析了中考历年来的考查重点:物理实验。在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试卷强调对各项实验技能的考查,力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常规实验器材;考查如何通过恰当的操作、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测量得到准确的数据,并通过现象对比、图像描述等方式推理、分析出物理规律;还要重视用开放性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着重考查过程与方法,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陈俊杰老师通过试题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今后的教学该怎样调整进行分享,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课堂中让学生多思考,讲解练习时要重视解答过程和方法,只有让学生理解原理和方法,学生才能对知识迁移应用。而今年新中考改革的新试题,要求实验教学让学生知原理、懂方法、有逻辑、会表达。

  李媛玲老师从试题具体分析,并提醒我们要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通过中考试题插图分析,图片大多数来自于沪科版和人教版教材,由于昆明考生教材是沪科版。从中启示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及在考前回归课本是很有必要的。

  宋赣鑫老师重点分析了试题中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发展融入物理的试题。试题内容反应了物理学科本质,重视物理内容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也反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强国的文化自信。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相关科技成就,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高洋老师基于“跨学科实践”的初中物理命题模式进行分享。首先,从真实的情景中挖掘试题素材,根据学情,提炼出合适学生解决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其次,试题体现跨学科知识应用的思维,充分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最后,引发对试题的深思考和在开发。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反馈到真实世界中,推进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代春林老师是从学生在新情境中综合物理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入手,倡导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获取能力,强调输入型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在熟悉情境中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强调输出型的思维过程。以及立足课程标准,渗透物理核心素养,凸显育人功能;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加强科普融入,关注跨学科实践;深耕教材内容,紧跟时代发展,适当拓展延伸。

  文慷老师通过分析今年新中考试题得出,基础才是我们教学中最重要的点。对于考试,只有把基础题做对,才能得到高分。教学中也为我们提出,认真研读教材,找准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降低教学难度,降低学习的难度,不把学生“拒之门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跟上。

  罗超老师对试题分析后,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从实验探究和题型训练提出很多教学调整方法。实验探究时,注重实验探究过程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平时练习,题型要多样化,注重发挥不同题型的测试功能,特别是发挥综合、探究、论述等题型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创设问题情境,以便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兰祖平老师的试题分析,启示我们教学中多抓基础、简单题。讲解难题中仔细分析,进行区别,让优秀的学生能理解其本体,提升成绩。物理教学过程中多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查找学生学习的难点,清除学习障碍。

  谢楠希老师的教学启示,则是打牢学生基础:要重视物理概念的建立,要加强数学运算能力;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变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仅仅传授知识点,还要注重物理学习方法的传授与锻炼;基于达成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情境化课堂引入,科学探究与实验的指导、规律、结论的分析与论证,应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的与时俱进的问题。

  活动尾声,杨建昆老师做最后的点评。杨老师对所有学员的分析都表示肯定,研究认真、深刻、仔细;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找的好,找的准;能结合自己的问题找到改进教学的措施。杨老师还指出,中考试题分析的目的:导向性——为我们今后课堂教学以课程标准目标开展提供了依据;指导性——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我们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育人功能,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学生自信,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重科学探究,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我们老师只有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在新课标的浪潮下,才能适应新课标下对老师的要求。

    编辑:罗超、沈星

    审核:杨建昆

    2023年9月7日

    

                   欢迎关注杨建昆名师工作室

阅读 29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