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壶口瀑布回顾及黄河历史简述

林希南
创建于2023-09-08
阅读 4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00
04:43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今年4月11-18我在西安旅游,13日游完黄帝陵出来就去游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看黄河的一个最耀眼的景点,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侧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侧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安到壶口瀑布全程约350公里,黄帝陵在去壶口瀑布的半路上,从西安去黄帝陵后去壶口瀑布来回近800公里,用1天时间是很紧的。

      接近壶口瀑布时找了一个有经营黄河鲤鱼的饭店吃中餐,饭店的水槽里养着十多尾大黄河鲤鱼,店家捞出一尾,给你看一下鱼背鱼鳍是金黄色没错,然后用棍棒敲死,做了红烧和煮汤两味,吃起来却是一般,没有几年前在开封吃的那个特殊鲜美味道,也许还不是正宗的黄河鲤鱼吧,价格倒不贵,连司机10个人,还有很多其他菜,才700多元,是西安旅游中最贵的一餐。

      到达壶口瀑布售票处后,坐景点专线大巴去壶口瀑布,一路上看到整个黄河滩都没有水,河床中间有一条很窄的深沟,里面流着水,感到大失所望,以为千里迢迢来看壶口瀑布却碰到枯水期了。到了壶嘴岸边下去看壶口瀑布,看到的却壶嘴的黄河水很多很猛,到了壶嘴都喷落到那条深沟里流走,觉得很奇异,回来一查就发现不对了,那条深沟其实就是著名的“十里龙槽”。上古神话说大禹治水时怎么也打不通孟门山可让黄河水通过,西王母派来帮助大禹治水的应龙,用两个角凿穿了孟门山两侧龙壁,让黄河水通过,同时应龙用尾巴往地上扫了一下,开出了这条深沟,有十里长,所以叫“十里龙槽”。黄河水从晋陕峡谷流来,广阔水面到了壶口的壶嘴,将黄河水都喷出归到这条龙槽里,叫做“千里黄河一壶收”。在“十里龙槽”这一段黄河,即使是汛期的黄河水也没有超出槽顶,可能要在山洪爆发时,这段黄河滩才有流水。

      壶口瀑布确实很壮观,人也很多,看的人情绪都很高涨,但景区不大,景点也比较单一,逗留逗留,拍了一些照片就打道回西安,由于路远,回到西安已经晚上近11点了。

      去壶口瀑布最好是住延安市一夜做2天游比较轻松,但游客一般不愿意住延安,其实延安市是陕西一个较大地区,占了陕西中部一大块版图,古称延安府,按水浒说法,北宋时由老种经略相公在此镇守,鲁智深鲁提辖曾在此供职。跟山沟沟里的延安说的不是一个概念。看了壶口瀑布后其实对黄河还是很茫然,下面简略说一下黄河的历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古宗列盆地,在青藏高原蜿蜒东流,从青海久治县进入甘肃玛曲县后,流过阿尼玛卿山与西倾山之间的玛曲草原,到了四川若尔盖草原的唐克镇,遇川北高山阻挡,作180度的大拐弯,向西流返青海,在青海境内又作180度的大拐弯,向东流经过西宁南侧,然后进入甘肃经过兰州,进入黄土高原,沿东北方向拐了个小S形进入宁夏,在中卫沿鄂尔多斯高原外缘绕行,在磴口进入内蒙古,将鄂尔多斯高原半包围成河套平原,然后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村急转南下,将黄土高原纵向切成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为陕西,东部为山西,这条切沟就是晋陕峡谷,沿晋陕峡谷流向中华民族的最早期的发祥地。

      黄河即将流出晋陕峡谷时,河面由宽300多米收束为20-30米宽的壶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雄伟气势,这就是壶口瀑布,壶口瀑布至孟门山的黄河岩石河床中间被壶口瀑布的冲击力逐渐切割出一条宽20-50米、深10-20米、长10里的河槽,即著名景点“十里龙槽”。黄河急速流过“十里龙槽”到达孟门山,即大禹治水第一站工程,将孟门山两侧的龙壁凿开,黄河从孟门山两侧通过,叫做孟门。黄河出了孟门,经过一个两岸悬崖壁立、如刀斧劈的宽度仅35-50米的通道,叫做石门,也是大禹开凿的。黄河过了石门马上就到达禹门,河道再度收窄,由于龙门山在这里阻隔了黄河去路,大禹治水时劈开了龙门山让黄河通过,这个门也叫龙门,就是鲤鱼跳龙门之处,龙门古时水势汹涌,声震山野,大禹庙就在岸上,但由于解放后在黄河龙门口建了二座跨河的铁路桥和一座公路桥凑在一起,影响历史景观,现在这个景点游客无人感兴趣,龙门无人去了石门就无人去,久了也就无人知,现在游客正常只游壶口瀑布,个别人最多游到“十里龙槽”和孟门山,而从石门到龙门这一段却是古时著名风景胜地,有梯子崖、玉镜崖、相公坪、观音洞、云中寺、旗语台等绝佳风景。

      黄河出了龙门就走出了晋陕峡谷,河面豁然开阔,水流平缓,直砥华山北麓的潼关,在风后(黄帝的军师)陵墓前向东侧拐了个100度到达三门峡,三门峡这个地点原是中条山和秦岭余脉崤山的连接处,大禹治水为了让黄河从这里通过,将这个连接处凿开三个流道,中间流道叫神门,北侧流道叫人门,南侧流道叫鬼门,自此才有三门峡,砥柱石在神门正对的下游200米处,神门水流最急,但不管水流如何冲撞砥柱石,砥柱石永远巍然不动,所以便有“中流砥柱”一词!古籍记载大禹之所以留下砥柱石不予凿去,是为了给后世国人留一个不随波逐流、勇做中流砥柱的样板。由于解决后建黄河拦水大坝采纳苏联专家意见选址在三门上,叫三门峡大坝,所以现在古三门景点没有了,坝下黄河水缓慢流过砥柱石,“中流砥柱”也已成了摆设,现在这个景点游客也无人感兴趣。

      黄河过了三门峡后便是一马平川,从华北大平原往东流入渤海,只是由于携带的泥沙量太大,历史上总是给华北大平原造成灾害。

      这条黄河的来源要从大洪水说起,上古并没有黄河,大禹治水为什么要疏凿出一条黄河?就是要让舜尧时代淹没了中华民族生活养息之地的大洪水从黄河排走,以恢复中华民族生活养息之地。

      那么,中国上古的这个大洪水是怎么来的?上古时期,晋陕北面的河套平原是一个广阔水域,叫阳纡大泽,阳纡大泽西面是一个包括南疆盆地、青海、后藏的更大水域,叫西海,阳纡大泽北面的蒙古沙地也是一个更大水域,叫瀚海,晋陕南部是一个不小的水域,叫山海。西海、瀚海、山海都是远古华夏古陆从特提斯海浮出时留下的内海,自古就是咸水。号称地球第三极、世界水塔的青藏高原利用高寒,把印度洋暖流的水分凝聚成冰川后慢慢溶化,成为亚州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中国的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独龙江、怒江,印度的恒河、印度河,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六国的湄公河,越南的红河,缅甸的萨尔温江,流经缅甸、印度的伊洛瓦底江,流经印度、孟加拉国的布拉马普特拉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古时没有黄河,青藏高原东侧流出的水以及周边水系是灌注到瀚海、西海和阳纡大泽里。

      到了舜尧时代(距今4000多年),瀚海、西海和阳纡大泽所在区域及其周边区域频繁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造成地壳抬升,瀚海和阳纡大泽之间隆起了贺兰山和阴山山脉,阻断了注入瀚海的水,原注入瀚海的水都灌注到阳纡大泽里,西海地壳抬升,也把水灌注到阳纡大泽里,而阳纡大泽地壳本身也抬升,所以阳纡大泽里集结的大洪水倾倒而出,翻过晋陕东部的孟门山和西部的梁山,淹没了中华民族生活养息之地。大禹之父鲧,是颛顼帝之子,有崇部落首领,因善于治理洪水被推荐出来治水,采用筑堤堵水之法,最后溃堤治水失败被杀,大禹继承父亲的治水遗志,但采用疏导之法,疏凿黄河终于将大洪水排入大海,取得治水成功。从此才有了黄河。

      大禹利用黄河导走了青藏高原东侧流出的水以及周边水系之后,阳纡大泽逐步干枯变成河套平原,山海逐步干枯只剩下河东盐池(盐湖)而出现了关中平原和河东盆地,西海逐步干枯只剩下咸水的青海湖而出现了青海陆地、南疆盆地和后藏山地,瀚海逐步干枯变成蒙古沙地。大禹治水还同时疏导了自古就有的长江及其水系,但不知跟日后云梦大泽逐步干枯只剩下洞庭湖而出现了云梦平原,彭蠡大泽逐步干枯只剩下潘阳湖而出现了湖北安徽广西交界平原有没有关系。

      黄河的古名叫河水,简称河。“河”字是古人总是搞不清楚黄河的源头,用“何”字变造出“河”字作为黄河的专用名。古时所有江河都叫做水,如汉水、渭水、洛水、伊水、珠水、淮水等等,黄河叫河水,长江叫江水,是后世滥用了河和江的名头。


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售票处

坐景区专线车先经过十里龙槽的河段

走近十里龙槽是这个样子

坐景区专线车到壶嘴的游客接待中心,就下车走下去看瀑布

黄河从晋陕峡谷出来流到壶嘴

从壶嘴喷注入十里龙槽

河中间区域就是孟门,黄河从十里龙槽出来到孟门又变成正常河面

阅读 450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