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呀盼呀,终于盼来了科学老师给我们发了蚕宝宝的卵。可由于没有经验,不是没孵出蚁蚕,就是养着养着便生了病,去年的这段养蚕经历并不愉快。今年,我央求妈妈重新给我买了蚕宝宝的卵,精心照料,终于目睹了它们有趣的一生。
4月1日 星期六 小雨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惊喜地发现放在饲养盒里的黑灰色的蚕卵壳被慢慢撑破,从里面探出个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看了几秒后,它才不紧不慢地蠕着身子爬出去。我望着这黑乎乎的,体长不到二毫米的小不点,它也看着我,仿佛正在和我打招呼呢!
直到第二天晚上,蚕宝宝们陆续出生了,我看着它们,心想:我每天都喂你们吃桑叶,这些小不点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4月7号 星期五 多云
上午,我小跑着来到饲养盒前:“哎,怎么大多数的蚕宝宝一夜之间都变成了‘雕像’,一动不动?”我吓出一身冷汗,真担心又一次饲养失败。
老师和我计算了下蚕宝宝“出生”的日子,猜测这大概率是蚕第一次眠,醒后就长大一龄了。“原来如此,”我长出一口气,“蚕宝宝这是在睡觉呀!醒来后就要换衣裳了。”
4月9日 星期日 晴
绝大部分的蚕宝宝在早晨醒来了,从眠前的六毫米窜到了八毫米,头和腹分得很明显,乍一看好似一辆超迷你版的动车。
4月15日 星期六 晴
三龄蚕宝宝食量开始增加,小区里的桑叶不够吃,向同学拿了一大袋的桑叶,放在冰箱里。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从冰箱里拿出桑叶,擦干净水分,“放暖”了给蚕宝宝吃。这是我上次养蚕惨痛经历的经验总结(蚕宝宝吃了带水分的桑叶会拉稀生病),希望所有的蚕宝宝都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我和妈妈给蚕宝宝准备了三个饲养盒,每二三天除砂、清洗、消毒……二个盒子轮换着用,另一个盒子当隔离盒备用。直到今天,从一龄蚕到三龄蚕,蚕宝宝绝大多数都还好好的!我心里的石头稍稍落了地。
4月25日 星期一 小雨
蚕宝宝从第四眠中苏醒过来,摇身一变,成了白白胖胖、可可爱爱的“大家伙”。我把它轻轻抓起来,放在手背上,居然比我的食指还长!蚕宝宝冰冰的,软软的,在我的手上爬来爬去,痒痒的。
蚕宝宝的食量明显大增,一大片桑叶放进去,分分钟就被干完了。
最近,我有个疑惑:大部分的蚕宝宝入眠醒来的时间,大都在早上,这是为什么呢?是巧合吗?还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呢?饿醒后的蚕宝宝,只只仰着头,到处找吃的,好可爱!
5月7日 星期六 阴
最最难过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蚕宝宝在四龄、五龄期(特别是五龄期)生病了许多,从原先的30多条,只剩下了10来条。它们先是吃不进桑叶,而后拉稀,继而身体软绵绵的,皮肤失去了弹性。根据上次的经验教训,我第一时间将病蚕隔离开来,总算没有“全军覆没”。
剩下来的十条蚕宝宝,我更加细心地照料,终于盼来了它们结茧的时刻。结茧前,蚕宝宝吐了大量黄水,拉了许多软砂,缩水后的皮肤皱巴巴的,毫无光彩。看得我心疼,原来它们为吐丝真得付出了许许多多。
5月8日 星期日 晴
蚕宝宝结茧时,比杂技演员还厉害。它的身体能直立着,头后仰成120度;身体也可呈S形,行动自如;还可成O形,随意旋转。
5月20日 星期六 多云
将蚕茧剪开后,同学们一定要记得将蚕蛹重新放回茧子里去。老师说照样能孵化出蛾来呢!
5月25日 星期四 阴
清晨,我惊讶地发现,饲养盒里居然多了个“外星生物”:全身长着奶白色的鳞毛,湿漉漉的。身长约2厘米,长出了一双三角形的大翅膀,大翅膀展开后有4厘米左右。定睛一看,大翅膀下还有一对不起眼的小翅膀。最特别的是它的头上长了一对羽状触角,很像人们的睫毛,这就是蛾!
这么多只蚕,养到最后居然都是雄的,(是否生病的蚕宝宝大都是雌的呢?)无法看到交配、受精、产卵等过程,真是遗憾哪!
观察心得
从卵到蛾,蚕宝宝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变态过程。在此期间,四、五龄的蚕宝宝比小龄蚕更容易生病。老师告诉我:这有可能是由于蚕宝宝身体逐渐增大,体内累积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越积越多导致的;还可能是饲养的环境不够通风,感染病菌所致……养蚕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直到今天,我的心里还有个疑惑,为何孵出的都是雄蛾,相比之下,雌性蚕宝宝是不是更容易得病呢?我还没找到答案,得等到下一次饲养时仔细观察琢磨了。
经过连续2个月左右的观察,我发现大多数蚕宝宝都是在清早眠醒的,最后破茧而出的时间,更是不约而同的在清晨。(因为想亲眼见证那破茧成蛾的时刻,好几天晚上都很迟睡觉,还是很遗憾地没看到。)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咨询了老师,又上网查找了许多资料,才明白这是蚕宝宝的“自我保护措施”:清晨,夜行动物回去睡觉了,昼行动物还没有起来,是最安全的时候。所以一般情况下,蚕宝宝都是在这个时候蜕皮、破茧。等其他动物醒来后,蚕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能够尽最大力量来保护自己!
不仅蚕宝宝如此,其他会蜕皮的昆虫大多也是如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古以来,大自然就一直在遵循着这一法则!
科学是多么有意思呀!
马鞍池小学五(4)陈翔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