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老师不易,家长不易。时代在变化,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渠道都在多样化,在新型科技的发达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教学的多变改革,有些家长和老师都在共同实验着前进。有人说八零后的我们,没有父母辅导,都是老师讲解,现在动不动就要家长辅导,那我们想想八零后低年级学的东西是不是远没有现在低年级孩子学的复杂深奥,没有这么多的兴趣班,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确实比我们聪明,有见识,更懂得领悟,需要更多更深的知识去填补他们充满活力的童年。有时孩子的累究竟是谁造成的了,是老师吗?是家长吗?是学校吗?是现如今社会的常态发展,是不断改变的理念,还有我们不服输的心态。以前没有补习班,那么现在的补习班为什么多的数不胜数。八零后的时代,教鞭在老师手里,打手板心,拎耳朵,留堂,都经历过。那时候有几个人会想到心理阴影和疏导。现代化建设,人对保护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不仅需要身体健康,我们也注重心理健康。现在的老师累,孩子累,家长累,总体来说教育体制和教学观念所致,学生成绩不是唯一全面培养合格健康的人才是根本。
尊师重道,不是送礼,不是溜须拍马,真正当得起园丁的老师不会因为你送不送礼而改变自己的教学,节日的问候,平时的尊重,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对老师的尊重。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个班级一个学校肯定会有受欢迎和不受重视的,这是常态,在家庭社会工作都会存在。说优胜略汰又显残酷,但是也是现实。
孩子一生中能遇到一位良师,是孩子一辈子的福气,也是家长的福气,亲其师,乐其道。好的老师会对孩子的终身受益,好的老师就是一盏灯,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引领孩子前进的方向。好的老师就是孩子的榜样,老师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老师的优秀会引领孩子向老师靠拢。做像老师那么优秀的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其有幸遇到良师,将所有的耐心和爱都给了孩子,只有老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与孩子无血缘关系,却愿意因孩子的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希望你一直好的人。
古人敬师会有 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也有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还有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根粉笔写春秋。我们承启道,尊其法,天地君亲师,师者父也。尊师重道传承不变。
先生,站立三尺讲台,传仁义礼智信,紧握一只粉笔,授未来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