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与几位深圳老摄的老师相约去云南保山百花岭避暑休闲打鸟,意外得知农历6月24当地的芒宽乡将举办疫情三年来的首次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西南少数民族中有好多版本,因地域、民族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读(详见百度)。但总的来说其意义本人觉得网上的这个说法比较靠谱:祭祀祖先、驱赶瘟疫、传统文化庆祝和娱乐活动。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彝族人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与感恩的表达,同时也是一场欢乐的盛宴,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得以放松身心、增进人际关系。以上几点在我们以第三者的身份旁观了整个火把节后,深以为然。
终于等到了六月二十四这一天,吃过午饭我们一行7人包了老乡家两台车,即下山去往30多公里外的芒宽乡,乡政府位于高黎贡山的脚下,海拔较低,比咱们下榻的百花岭村气温要高出好几度。据说芒宽乡的火把节在附近十里八乡都算是办得隆重的,这也让我等没见过世面之徒有了些许期待......
八十多岁的彝族大爷,穿得挺时髦,骑着摩托来赶集(其实6月24-26这几天是当地最大的集市日)
彝族的织带,是乡里的非遗项目,你看这大姐腰上的带子多漂亮!
盛装的彝族大娘
乡里组织的村际篮球赛,虽比不过贵州的‘村超’,也让乡亲们直呼过瘾!
大榕树下等待‘村超’开战的老少爷们及娘们。
等待是焦虑的,好在现场的非遗展示厅内立着的一排彝族长鼓,激发起了咱的好奇心与童心,在热心的彝族大嫂的指导下老顽童们“打起锣鼓跳起舞”,以此打发无聊的时光。(王慧莉老师供)
随着鼓点和步点的逐渐熟练,老头老太们的“长鼓敲起来”节目日臻完善,得到彝族大嫂的点赞。(王慧莉老师供)
乡政府的保安悉数出动,他们的任务是为火把节保驾护航。
主办方负责人听说我们是来自深圳老年摄影学会专程来采访拍摄火把节的小分队,就热情邀请我们直接来乡政府吃工作晚餐,并给每位老师发了工作牌,从火把节点火出发地——乡政府开始全程拍摄。看看这几位彝族壮小伙,他们可是今晚火把节的主角哦。
别看他们也兴致勃勃地手持火把期待天黑,他们已经不是主角了,但三十年前呢?哎,咱都老喽!
年轻就是有活力!
咱也沾沾年轻人的光!
想当初俺也有你们这么壮!
我也穿着红衣服,可惜不是披肩哈!
咱自己个也露个脸,必须滴!
点火出发前,盛装的彝族勇士们在乡政府广场集体展示。
由乡政府机关干部及各村代表组成的火把队整装待发。
天一擦黑,火把队开始点火。
火把队的帅哥们果然不负众望,表情严肃地一路前行,这小伙子一脸的嫉恶如仇,像是要与邪恶势力一决高下!(杨少岱老师供图)
队列整齐的滚滚火龙。(杨少岱老师供图)
火把队高举火把,队伍像一条长长的火龙,从乡政府出发向主会场进发。
鸟瞰火把节主会场-----芒宽公园
夜幕降临后,在全场万人同声的倒计时中,精心准备的文艺演出拉开了帷幕。
帅气的、漂亮的男女主持人字正腔圆、语音标准,引导着整台晚会向高潮走去。
被疫情压抑多年的激情在今天爆发了!
反映彝族青年男女在劳作中的情趣的节目很能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
演员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表演他们的拿手好戏,不时激起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尖叫声。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却又秩序井然,体现出彝族同胞们极高的素养。(欧维权老师供图)
彝族的传统民间绝活——上刀山,老艺人光着脚踩着锋利的刀梯,一步步登上十几米高的顶峰,阵阵喝彩又一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表演结束,进入观众互动阶段,场地中央燃起一大堆篝火,人们围着篝火狂欢。
彝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哎,好像听谁说的,几十个民族除了大汉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细品还真是有点道理的嘿!
最后由一段航拍的视频给此次火把节来个结尾。再说个事以证实一下火把节现场到底有多火爆?据送我们去芒宽的房东大刘(13619451447)告诉我们,他们从下午开始直到晚上活动结束就没吃没喝,因为他们没带钱,可是手机因为网络塞车造成瘫痪,导致无法支付,你说现场有多少人?还有我们在10点前离开主会场,乘车返回,30公里路程到家快凌晨两点,你说现场有多少车?让房东们十二个小时饿肚子,真是过意不去!然而这一天的沉浸式体验火把节却是我们此行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