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师研读教材能力,有效落实单元教学目标,有效的备课、上课。2023年8月31日至9月7日,第七小学全体教师及学校领导集中录播室、共享书廊开展“依标扣本让核心素养持续生长”的“同单元异构”教材分析竞赛活动,平行年级分析同一单元教材内容。目的之一:让中年教师引领青年教师深耕三个读懂(课标、教材、学生);目的之二:在解读教材中有思想碰撞,认识互补,相互促进,找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点,知识生长融合点,便于教学精准施策;目的之三: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去研讨教法,探究学法,落实学科素养的培育;目的之四:结合学科内容融入“三进”工作内容,从小培养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五育并举”。


54位“同单元异构”教材分析的教师,涉及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年龄段教师,体现全员参与教材分析竞赛活动。老师认真解读了课标对本单元内容的要求;读懂了教材内容编排意图;明确了单元教学目标;厘清了单元的教学重难点;研读了单元教学知识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点;认真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明确阐述教法选择与学法引导的关系,利用“互联网+教学”展示突破难点妙方;利用“典型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同单元异构”教材分析让教师明白落实课标就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知识”“技能”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知识”“技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核心素养对“知识”“技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认真研读“新课标”,吃透“新课标”精神,掌握“新课标”内涵,才能把握教材本质,在实践中增强用“活”教材能力。让老师真正体验自己没想到的、没理解的、困惑的,难易突破的他人利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手段、动手操作打开了以往紧固的思维,看懂了理解教材的“真经”,激发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信心。


他们在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进行单元教材分析。那些受益匪浅的策略让聆听者记忆犹新:一是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概念在操作中理解;规律在操作中发现;错误在操作中验证;问题在生活中解决。二是把握难点落实重点,有高效设计练习的意识,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妙练为主。三是随时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困生单元知识的缺漏,给予合理训练,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始终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课堂有创新,有计划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主管教学谢丽华副校长在总结时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做到:研讨教学策略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丰富的想像力、预测力及系统思维。走进课堂教师做到6个带进:把思路带进课堂,把预习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到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做到3个交给: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切实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变通性。让不同学生在同一节课上有不同的收获,多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本次平行年级“同单元异构”教材分析比赛活动,就是激励教师有这样的认识:不管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教师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撰稿:教务处
编辑:李向欣
审核:谢丽华
终审:刘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