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游戏中让教师放手,是希望教师把重点放在观察和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上,解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支持幼儿。观察,是让孩子眼里有光,教师心中有爱,用“爱”去呵护“光”,并让“光”有故事、有经验、有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3月17日下午,我园通过线上学习了徐志国老师《幼儿行为观察与解读》为主题的网络培训课程。
徐志国:常州市新北区幼教教研员、江苏省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与提升专家、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领衔人、河南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解读》主编。
求知若渴
观察不是技术,其本身就是教育,教师由爱出发,借助观察,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他们的兴趣与需要,了解他们的经验水平。对接概念中的幼儿《纲要》《指南》,进而走进真实的幼儿,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的适宜性,并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改造……
总结梳理
徐老师借力美工区扎染、角色扮演区理发店等观察游戏实例,贴切的还原了教师日常。戳中要点,直击教师内心。道出“对儿童成长有利”应该成为教师“忙”的基本准则。”研究、实践、改革的落脚点都应该是在孩子身上。教师与幼儿的距离,就是幼儿与幸福的距离。徐老师对症下药解开了老师们的疑惑,每一个中班组的教师都有茅塞顿开之感。
善学勤记
中班组教师积极响应,认真记录好笔记,在记录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反思自己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博采众长
“我们真的了解幼儿吗?我们的课程追寻他们的发展了吗?我们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经验了吗?等问题引发了中班教师的思考。大家结合自己的班情,针对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科学地观察儿童、聚焦儿童的问题、有效的行为解读等话题进行热烈的研讨,在探讨中找出幼儿行为观察与解读的办法。
畅所欲言
后记
借用徐志国老师的话“教师发现儿童,儿童发现世界”。当我们只关注孩子的行为时,就没有看见孩子;当我们关注孩子背后的意图时,就开始看孩子了;当我们关心孩子意图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时,就真的看见孩子了;透过孩子的眼睛,关注孩子的内心,让我们的生命和孩子生命的相遇,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