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课堂”走入“大现场”
——全州意识形态工作暨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现场教学、分组研讨

Mr
创建于2023-09-07
阅读 34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9月7日,文山州意识形态工作暨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迎来了第四天的学习培训。

创新宣讲方法,宣讲创新理论。当天上午,云南农业大学林娜娜副教授作《基层理论宣讲的四个向度》专题辅导。她聚焦讲什么、怎么讲、在哪讲、谁来讲这几个关键问题,从历史的厚度、理论的深度、阐释的精度、情感的温度四个向度,生动讲授了让理论声音入耳入脑入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要领,为参训学员做好基层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讲工作开拓了新思想、提供了新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

凝聚精神力量,增强党性修养。当天下午,学员们先后分组到现场教学点进行参观学习。在花桥村村史馆,学员们身临其境感受村子蝶变进程,详实的史料、珍贵的藏品生动展示了各个发展阶段文山人民信念坚定、忠诚担当,自强自立、苦干实干,迎难而上、接续奋斗,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可贵精神,讲解员带领全体学员深入解锁壮乡苗岭“红色密码”。在州红色文化旅游展示馆,学员们徜徉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史实中,通过对文山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自卫还击时期、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建设时期产生的红色文化、传承的红色基因、形成的红色精神和八县(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观摩学习,让学员们深入感受文山红色记忆,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把精神转化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力量。

发展特色产业,传承民族文化。来到目前云南省最大的电脑刺绣企业——文山钰幅戎民族刺绣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继承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十二个大字,车间内100余台电脑刺绣机高速运转哒哒哒,数根绣花针同时飞速跳动,民族特色纹饰快速形成的过程让学员们大为惊叹,高大货架上摆满的品类花色多样的机器刺绣品,热火朝天的线上直播销售,包装、配单发货一派繁忙,民族刺绣品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实现“文品出山、走向世界”,见证了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傲人成绩。

平台建设有力,锻造新闻铁军。在州图书馆,学员们亲身体验非遗传统拓印技术,在观摩体验中充分认识文山州打好提升文化软实力主动仗,繁荣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具体举措。在新成立的州融媒体中心,办公场所宽敞明亮、设备齐全高端,队伍建设有力、机构整合设置合理是第一印象,在智能解说员的介绍下,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平稳有序的运行效果,凸显打造文山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新闻铁军的信心和决心,为各县(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遵循和指导。

深研细究强思想,交流研讨谋发展。当晚,202名学员分组围绕“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怎么干”和“我心中的‘文山2050’”两个主题进行了分组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想法,现场氛围热烈。

在开展“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怎么干”交流研讨时,大家共同谈到,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纷纷表示,将自觉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推进理论武装,持续壮大主流舆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全面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文山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在“我心中的‘2050文山’”交流研讨过程中,学员们立足文山发展实际,深入分析探讨文山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长远视野谋划展望2050年的新文山。通过交流研讨,学员们对文山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对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任务更清晰,对30年后的文山充满信心和期盼。

学员刘苏瑶:今天的现场教学,带领我们重温了文山红色记忆,重温文山州重大发展历程,感受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技术的完美结合,见识到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全媒体矩阵。这次文化之旅,让我感受到过去与现在的连接,让我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也让我深深叹服全媒体时代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与魅力。

学员梁大飞:在本次分组研讨中,学员们聚焦学习主题、联系工作实际,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主动查找问题和差距,畅谈工作思路和做法,我从中收获满满。下一步,我将认真学习意识形态领域相关政策文件,牢固树立创新思维,坚持大宣传格局和系统思维,做到学用结合促提升、强化斗争防风险、明确导向管阵地,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学员张子捷:今天的现场教学,让我深刻领会到文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党中央历代领导人对文山各族人民的无限关怀和对文山发展的重视。特别是参观了钰福戎民族文化刺绣公司以后,让我看到民族文化企业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扎根边疆,助推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特色企业的发展,带领文山民族文化刺绣走出文山,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决心。

学员杨国大:今天的培训内容,满满的干货,让我学到了有用的理论知识,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基层理论宣讲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持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事,让宣传思想工作“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更有渗透力、说服力、吸引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场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此次“走出去”“齐交流”的实践教学,丰富了培训内容、创新了教学模式,通过所见、所学、所思、所悟,进一步深化了学员们的认识,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激发了动力,引导大家立足客观实际,脚踏实地,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

(信息:卢左花、梁大飞、刘苏瑶   图片:刘苏瑶、谭建美  汇总:谭建美)

阅读 34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