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蓝天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致一代中师生 -----用平凡和清贫成就地方教育

创建于2023-09-07 阅读4184

  昨天,读了一篇《一代中专生命运之变:当年成绩优异才能上,更多人在基层奉献》的文章。文章对中国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进行了评述、追忆,对一代中专生、中师生的人生经历给予了太多的同情与尊重性的描述。触动了我的心灵,思之,念之,感之!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一批天资聪颖的十五、六岁懵懂无知少年,中考以优异成绩被选拔进入师范、卫校、农林、交通、商校中等专业学校。可谓光宗耀祖,让大部分同学和家长羡慕不已。因为,在当年城乡差距明显的情况下,被中专院校录取的农村孩子意味着从此跳出了农门,端上了所谓的“铁饭碗”。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分数高的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我也是其中一员,属于“老中专”。1993年我刚好16岁,那还是中专生颇感优越的年代,当时包分配工作,可以不考虑毕业后找工作的困难。我从化隆县德恒隆初中部考入乐都师范学校普师班就读。当时我们老家的习俗是十五、六岁就让辍学娶妻生子给家里当帮手。不少人都看重我憨厚老实能吃苦,就到处给我说媒,还有人笑话“读什么书啊,不挖金子去着”。就在我迷惑徘徊时,我农民出身的父亲很有主见,他执意让我上学。我在家里排行老大,当时弟弟妹妹还小需要照顾,理应和父亲一起撑起这个家,可父亲的坚持和支持让我踏上了中师生的路。

     读中师也并非我的自主选择,16岁的我顺从父母的意愿,更多的是屈服于命运端上了“铁饭碗”。因此,就出生农村,家境贫寒,选择中专也是无奈之举。毕业后,我们都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

  1996年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做了全科老师。看着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还记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沉默、郁闷、朴实。

  直到中专教育不再“包分配”之后,这一学制瞬间急剧贬值。最初一批回到基层的毕业生渐渐被人遗忘,失去了往昔荣光。眼看曾经的部分同学在大城市读书、奋斗,自己手中只有“不值钱”的中专文凭,并不甘心。好胜、刻苦的个性选择了继续深造,工作之余,孤灯苦读,考大专,上本科,评审高级职称,人生轨迹也从此有点改变。因此,我们这些家境贫寒的中专生“起点比较低”,在后来的岁月里需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走过了更多的弯路。

     面对现实,我们囿于工作、家庭和生活,坚守在基层教育一线,转眼就是一生。有个姓黄的同班同学,自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阿什奴山区学校任教,一晃就是27年,岁月在脸上留痕,心已苍老许多。他还说已经在山区习惯了,离不开孩子们。听说今年他把当老师的媳妇也调到他的那所山区小学,准备一起在那里退休。听到后真的很感动。山村小学一辈子,为化隆的基础教育,撑起了半边天。

  曾经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大家都已年届不惑,多数人的孩子已上高中,上大学,还有同学的孩子已结婚,大家的话题就是工作、工资,孩子、家庭。大家很少想过,自己那一段学习经历,曾经是一件国家级的大事件!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是最大的功臣。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我们要向他们之中仍然在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如今,虽然这一批中专生、中师生年逾知命,人生格局基本定型。但享受了当年中师学校的真正素质教育,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桃李芬芳,亦是幸事。坚守乡村教学一线几十载,成为真正的红烛,慢慢的燃烬自己的最后一滴烛泪。

     因此,触动心灵而思之,念之,感之!

     再次致敬,向一代中师生!

阅读 41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