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善思、力行,架起理论联系实际之“桥”

飞行的悠哉
创建于2023-09-06
阅读 2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理论学习如何做到入心见行、善思善用?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应善于在理论与实际中“架桥”,以笃学不怠为桥的夯基“墩石”,以研精覃思为桥的联系“缆索”,以知行合一为桥的行走“道路”,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党员干部的立身行道之“根”,让理论学习成为基层实践的创新发展之“源”。

 “架桥”要以“学”为桥墩,勤学不倦,筑稳思想理论之“基”。知识是进步之梯,学习是思辨之基,要在“学”中积累理论的“基石”,浇筑为联系实际之桥的“桥墩”。“基石”储备越多,“桥墩”越厚实。“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我们应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上,将学习作为精进业务本领、提升工作能力的首要方法。要养成时刻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常学常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在“学”中品悟真理之味,感悟思想伟力。“基石”材质越好,“桥墩”越稳固。“学”要保量更要保质,做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让“桥”真正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因此,“学”要强调目标导向,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学习目标,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以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为首要学习任务,以学铸魂、以学正风,在“学”中把好思想之舵,永葆初心使命,在时代浪潮中不偏航、不掉队。

 “架桥”要以“思”为桥索,常思善悟,系紧笃学致用之“梁”。思考是学习的“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索”。联系之“桥”要牢固,“桥索系法”需紧密。“思”是“学”入心的关键,应做到“学思密切”。“学而不思则罔”,这是因为理论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而与“学”相比,“思”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来消化所学,故要坚持学后有思,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思”也是“学”见行的钥匙,应做到“思行紧合”。党员干部在学习思考时应坚持以实际为出发点,要融入实践体悟和真情实感,从所思中获得经世致用的智慧。联系之“桥”要牢固,“桥索系法”需得当。“思”不是盲目思考,不能浮于表面,而要坚持导向、深挖办法。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把工作思进去、把职责想进去,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实践遇到的问题矛盾为指引,在思悟真理中深度发掘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好笃学与致用的联系,努力钻研出独到见解,以更好地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启发创新。

 “架桥”要以“行”为桥路,知行合一,连通求真务实之“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在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桥路是桥的主干,空有桥墩、桥索无法称之为桥,没有实用价值,所以没有“行”,“学”和“思”永远无法落地。“桥路”稳不稳,得看实践深不深。“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让所学理论照进现实,有的放矢,注重在实践中深刻把握真理、感悟真知、反观自身,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桥路”宽不宽,得看实践真不真。“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员干部应兴务实之风,行求真之路。要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去践行党的优秀理论,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桥路”长不长,得看实践广不广。“行”应广泛深入基层,让所学理论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了解群众所遇问题的症结,践行所学、“对症下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反馈和广泛实践的成效,来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我们应打通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敢于实践,将“学”所得,“思”所悟,经过“行”所炼的检验升华,真正地致知致用,让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越走越稳、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阅读 2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