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登革热防控小贴士!

GaoNanNa
创建于2023-09-06
阅读 32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每年6-10月是登革热的高发流行季蚊虫数量增加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此提醒所有家长和师生们:

                        做好健康防护,

        注意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据WHO估计,每年世界上可能有近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近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国内有输入病例或局部爆发疫情出现。

二、登革热的症状及特点:

1、症状:突发高热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伴有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在24-36小时内可达39-40℃。

2、症状:“三痛”

伴有较剧烈的“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骨骼痛),浅表淋巴结肿大。

3、症状:“发红”

可出现红色皮疹,貌似“酒醉状”,伴有面、颈、胸部潮红。

4、症状:“皮疹”

发病第5-8日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胸腹腔出血,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或脑出血、肝肿大。

5、重症,甚至死亡

少数重症病人病情凶险,因体内大量出血,可引起休克,血压下降,不及时抢救可在4-6小时内死亡。


三、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

1.传染源

登革热的传染源主要是登革热患者或者登革热隐性感染者,以及携带有登革热病毒的灵长类动物等。

2.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雌性伊蚊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雌性伊蚊叮咬了登革热患者或者登革热隐性感染者后,登革热病毒者伊蚊体内大量繁殖,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就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健康人。

3、易感人群

所有人对登革热都易感,只是体质好的人感染后症状比较轻,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大概1-2周后症状会逐渐消失痊愈。有些体质比较差的人感染后,症状有可能比较严重,容易发展成登革出血热。

四、如何应对?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现有的治疗手段:

1、对症治疗

(1)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但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避免采用酒精擦浴。

(2)补液:以口服补液为主,适当进食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接受静脉输液。

2、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2)防蚊并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开展环境消杀,减少伊蚊的孳生,主要以下几点:

1、防止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如:清除住所周围废弃的盆、罐、瓶等容器,将住所附近凹陷的地面全部填平。户外废旧轮胎,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致积雨水,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喷杀,并在胎内施放马拉硫磷、双硫磷等杀幼蚊剂。屋檐排水槽堵塞要定期清理。树洞、竹洞、竹篱笆竹节顶端要用灰沙堵塞,或对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法砍劈,使其有裂缝但不积水。

2、更换动植物养殖的水体,投放杀蚊药物

如:定期更换家中绿萝等水养植物的瓶中水,并冲洗植物根部,保持花盆底盘干爽;大型水生植物的养殖水塘,要投放灭蚊药物。饮用水缸或其他使用水的容器要加盖,有污物要及时清洗,每5~7天换水1次。户外水井要加盖,家禽、家畜与鸟类饮用水槽要定期清理。

五、市民日常生活如何预防?

1、做好防护家中窗户装防蚊网,使用蚊帐或其它防蚊设施。

2、减少暴露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使用药物到登革热流行区出差或旅游,应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或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喷蚊虫驱避药物。

                 2023 年 9 月 6 日

                       校医室

阅读 32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