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6日,工作室全体成员有幸在银川市第六中学参加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普通高中“三新”背景下“革命文化”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研讨会。恰逢银川市第六中学60年校庆,六秩风华,力行致远,这所人文与历史并重的底蕴丰厚的花园式学校以砥砺奋发之姿传续一代又一代为人师表的精髓,祝福您60华诞!
“三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建设是基础性工程,“革命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拼搏奋斗精神的传承势在必行,但是教学如何入脑入心,如何落实语文课程实践,值得每一个语文人思考,有幸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我们倍感机会难得,使命艰巨。
统编版教材编写组成员、海南省语文教研员董明实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革命传统作品中的语文要素》的精彩报告,董老师从语文的核心素养出发重点阐释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基础地位,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是思想现实的载体,语文需要从语言出发,重视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发展。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共鸣是学生深入阅读的动力,同时要重视挖掘宁夏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董老师引导教师正确处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单篇教学与大单元教学的关系,要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活动设置要围绕语文要素来展开。不要先想“怎么教”,充分考虑学生“怎么学”,在此基础上的活动设置才可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革命传统作品的课堂推进需要教师思维观念的转变。
教育部“领航名师”马文科老师结合自己领航工作室完成的课题和大家分享“走心读写”的实践之路,结合革命传统作品《青春之歌》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引导语文教师明确新课标中提到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途径。充分考虑到适合高中生阅读这一要素,才能让学生“走心阅读”,老师做好“先读者”,标注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同步作业”,革命文化薪火相传。感动于马老师对学生见解的细致收集和呈现,钦佩于马老师对学生情感的细致捕捉和引导,敬仰于马老师对革命文化作品的思考和实践。“沉浸式”阅读让学生对作品解读入脑入心,革命精神的传承不是口号,而是真正落地为学生的身体力行。
银川市第六中学资深语文老师,自治区“骨干”教师,全国“读书百杰”张文宽老师在专家访谈环节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在教学环节中对于篇目的整合经验和大家分享,比较篇目的选取标准独具特色,活动设计巧妙灵活,对教材文本的整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分小组设置情境写作,情境设置关注学生生活中可实践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积累写作的真实素材。
语文报社总编辑任彦钧主编以于漪老师的三句话:“坚守中国立场”“开阔世界视野”“回应时代之问”作为开场分享了自己对于“回应时代之问”的思考,语文学科注重“以文化人”,此处的“化”首先应为感化,重视和学生的思想交流,革命传统教育更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共鸣、心灵共振,老师需要全身心进入作品,才能引领学生,鼓励学生“创意写作”,注重高中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新疆克拉玛依一中特级教师、教育部“领航名师”孙玉红老师分享了自己所在学校大单元教学中团队智慧碰撞的经验,希望与会老师能够充分重视单元导语和单元任务,进行有梯度的课时任务的分解以及多元评价的及时推进。孙老师以统编本必修上第一单元设计中的“观红影”“唱红歌”的真实情境的设置实践给地方课程的研发提供了支点。
河北衡水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领航名师”信金焕老师以高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课本剧为例分享了让学生爱上语文的经验,“采用海选方式在高一年级招募学生编剧和演员”,时代背景以课本剧中的人物角色扮演来适时展示,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演,文本角色与校园青年的对话,语文教学同舞台演绎相碰撞。让学生爱上语文是每个语文人的理想,而实践落地需要我们探索笃行。
创新学科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理念的转变,“革命文化”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教学的实践,工作室全体成员定将不负专家老师的谆谆教诲,“心怀热爱,协同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