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的“来龙去脉”

PureZ
创建于2023-09-06
阅读 3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民主生活会,已经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制度、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那么,你对这项制度的历史起源、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吗?

  一、新中国成立前,他们这么说

(一)古田会议上的声音。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着重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党内批评是加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要求开展正确的党内批评解决各种错误思想,包括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

(二)关于党内民主问题的讨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央总结过去犯错误的教训,一再强调发展党内民主。1937年5月8日,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谈到党内民主问题时指出:“要达到这种目的,党内的民主是必要的。”同月,刘少奇在白区党代表会议上也谈到这一问题:“我们不只是要在形式上执行一些民主手续,更要紧的是我们要提倡一种民主的工作精神。领导机关应当尊重每一个同志的意见和应有的权利”。1941年,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强调加强组织纪律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听取党员群众的批评,增强党性。

(三)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正是这一时期党的民主生活的重要实践。毛泽东也在这一时期提出了"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的方法论,意思是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和批判,以使后来的工作做得好些。经过整风,全党同志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民主生活的讨论

(一)党的八大上的声音。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发展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刘少奇在八大政治报告中强调了党的集体领导和扩大党内民主的原则,指出:“一切重大问题的决定都要在适当的集体中经过充分地讨论,容许不同观点的无拘束的争论,以便比较全面地反映党内外群众的各种意见和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侧面。”

(二)改革开放后,民主生活制度逐步完善。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81年8月,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的通知》,规定县级以上党委常委除了必须编入一个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外,同时要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委常委(党组)生活会,并要及时地向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报告生活会情况。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新通过的党章中首次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民主生活会。

如今,民主生活会不仅是我们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认真开会、认真总结、认真反思,在民主生活会上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剖析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开好民主生活会,更好地成为人民所期待的好干部、好党员。

    

    

阅读 3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