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别让痔疮趁“季”添乱!

Mary
创建于2023-09-06
阅读 31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立秋过后,温度虽没降多少,但天气确实是已经实打实地干燥了起来。

过了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环境也渐渐地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炎热的天气通常会延续到九月份,要格外当心“秋老虎”和中暑,更得当心一个常见的肛肠疾病:痔疮!

痔疮是肛肠健康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尴尬问题。

发作时,常常让人饱受折磨、疼痛难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很多人羞于就医治疗,一直拖着,最后越发严重。

那么痔疮是怎么形成的,又该如何缓解和预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自测一下是否患有痔疮:

①“菊花”以及周围莫名瘙痒,便便的时候会有“异物”脱落的感觉;

②在“菊花”外可以摸到“小疙瘩”,而且这个疙瘩有时会缩进肛门里;

③大便后手纸上有血,血色鲜红,有时候血也会和便便混杂;

④大便时感到“菊花”疼痛,便便不易排出。

如果这几条你中了2条以上,就有很大的可能已经患有痔疮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为什么秋天会格外容易患痔疮?其实主要是两点原因:

1.气候干燥

痔疮的发病率跟气候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也跟人们的生活习惯转变有关。而秋天来到,天气开始逐渐转凉,气候变得干燥,很容易造成嘴唇干燥、嗓子干涩、便秘、痔疮等肛肠问题。

2.贴秋膘

入秋后大家活动开始逐渐减少,开始大量补充热量,肉类吃的太多,蔬菜、谷物吃的太少,暴饮暴食,都容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引起便秘、痔疮等。

那么中医是怎么来理解痔疮的呢?

《黄帝内经》上指出:“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从经脉上来看,痔疮与足太阳膀胱经有关。

而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互为手足关系,也是互相影响的,膀胱经一旦经气不足,有虚热的时候,会传到小肠,小肠虚热又会转移到大肠。

大肠中一直有虚热,慢慢地就会形成痔疮。

另外,中医上讲,“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津可以理解为“水”,大肠负责蒸腾水液,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太过和不及都是病态,大肠如果蒸腾水液过强,主津的能力过强,大肠里的水就会变少,也会使局部产生虚热。

很多朋友排出的大便头上干、后面稀,中医称之为“瘕泄”,说的就是大肠有虚热的表现,而且长期有这个情况,就很容易患痔疮。

大肠在中医里面统属于脾胃功能的系统,大肠的功能出了问题,也包含在脾胃功能(负责受纳、腐熟、消化、吸收、排泄等)这个大范畴内。

所以,痔疮的根本原因是在于长期的脾胃功能弱了,要想高效解决“痔疮君”,还是要从恢复脾胃功能入手。

在这里推荐以下方法,帮助大家有效预防和缓解痔疮的问题。

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在古时称为撮谷道,是古人非常推崇的养生之法。

通过对肛门有规律的收缩和放松,可促进肛周血液循环,改善血瘀症状,并且按摩肛周的肌肉,减少甚至消除括约肌痉挛,对痔疮、脱肛非常有益。

【具体方法】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均可,摒弃一切杂念,有意收缩肛门缓缓上提,然后放松。

如此反复,30次为一组,每日2-3组。

提肛运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坐公交、地铁,读书、看手机时都可以。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一、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上厕所的时候不要看手机、看书,这样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导致排便时间延长,造成肛门充血,从而引起痔疮发作。

同时,还会误导神经系统,刺激“排便感应器”,使肛门长期感到坠胀。

二、注意饮食

应以蔬菜、粗粮等清淡高纤维食物为主。不吃辛辣刺激食物,辛辣的食物会加重大肠经的虚热,导致痔疮的发生。

对于本身有痔疮的人来说,吃辣也会加大排便困难的程度,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三、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总是保持站立或者坐姿,会使腰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瘀血。

因此,工作或开车时,每隔1-2个小时活动一下,这样可以促进腰腿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预防久坐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最后,希望大家坦然面对痔疮问题!日常如果有大便出血、肛门处有异物感等情况出现,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祝大家都能不做有“痔”之士!

阅读 31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