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5日上午,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活动第108期《齐鲁科学大讲堂》如约展开。为了提升全区科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兖州区各小学科学教师齐聚钉钉平台,认真观摩学习本期齐鲁科学大课堂线上教研活动。
本期“齐鲁科学大讲堂”分为三个环节:
一、《海洋与陆地》、《陆地上的水》、《水的三态变化》三节优秀科学课例展示。
二、全国模范教师、齐鲁名师张立新老师对三节课程进行专业点评。
三、山东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卢巍主任总结发言。
第一环节 优秀课例展示
一、王桂云老师《陆地与海洋》
王桂云老师执教的《海洋与陆地》一课,尊重学生主体,教学氛围和谐。运用地球模型,为学生探究“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创造了一个极富有趣味性的条件,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地球的鲜活状态。在新课讲授环节,使用了图片展示以及视频展示的过程,对于“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与体验,有利于学生和教师进行多层次的互动。由此体现出的是信息技术的作用不可替代。
二、郑习媛老师《陆地上的水》
郑习媛老师执教的《陆地上的水》一课,导课干净利索,指向明确,贴近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了解学情,设计有层次的探究活动。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对陆地上水的探究,让学生对陆地水体有更深的认识。
三、柏晓丽老师《水的三态变化》
柏晓丽老师执教的《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教学语言风趣,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师生双向交流有感召力,驾驭课堂能力较强。教学准备充分,本课帮助学生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第二环节 专家点评
张立新老师做精彩点评,指出每节课的设计亮点,提出教学改进意见,使观课老师对课例有了更为深刻和立体的理解,无形中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第三环节 卢巍主任总结发言
省教科院卢主任进行总结点评。卢主任立足课标指出大概念统领的小学科学课要求,点评了每节课的主要优点、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卢主任专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独到的见解,令在线科学老师受益匪浅,享受了一次云端科技盛宴,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学习剪影
通过认真观摩本期的“齐鲁科学大讲堂”,我区科学教师学习了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定能更加精准的把握学情,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