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赛促研,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特殊教育教学质量,11月14日,岳阳县2022年特殊教育“巴陵杯”教学竞赛在岳阳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县教研室主办,县特教学校承办。为上好本次竞赛课,我校的参赛教师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与学校资深教师积极探讨,共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竞赛活动中,参赛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展现了特殊教育课堂教学风采。
刘思朦老师的生活语文课是学习古诗《静夜思》。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刘老师直观地利用图片、视频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欧凤霞老师上的是生活数学《认识三角形》。培智学生在学习时总是记得慢,忘得快,欧老师便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他们记忆,生动形象的讲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把三角形的样子记在了脑海中。
徐碧琳老师上的是一堂沟通领域的幼儿康复课程。本节课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通过运用多种手段,让每位幼儿学会怎样结交朋友,怎样融入集体生活,感受到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与好朋友一起生活、学习、游戏是非常快乐的事,使其在初步进入社会时就能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
“合拢、张开、合拢、张开……”汤姣老师上的是生活语文课《我有一双小手》,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训练培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汤老师的亲和力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配合度非常高。
丁四国老师的生活数学课《20元以内人民币的计算》,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融入社会储备必要的数学知识。
刘齐辉老师的生活语文课《我的奶奶》,通过扮演老奶奶的角色,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就融入了课堂,通过学习,我们的培智学生一样能够体会奶奶对我们的爱,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也会学着爱自己的奶奶,学会感恩。
赛后,县教研室的领导专家与参赛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点评与学术交流,就我校教师对残障孩子的关爱和对我县特殊教育事业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如何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教学竞赛为参赛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提升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老师搭建了一个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
近年来,岳阳县特殊教育学校一直在如何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道路上探索前进。该校每期主办一次教学竞赛,在竞赛中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积极开展研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实施个别化教学,让每个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业、技能等方面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