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研学记——江心屿(诗之岛)

阿潘
创建于2023-09-04
阅读 3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 又称诗之岛。

在这炎热的夏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前往江心屿,去认识温州,感受温州

到了江心码头我们坐上了渡轮

遥看对面的江心屿,我们见到岛上船标建筑物“东塔”和“西塔”遥遥相望,让人心向往之,江面上微风徐徐,很是凉爽。

第一站我们去的是英国领事馆,就建在东塔下面。

这错落有致的地砖,听说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呢

接下来我们将要上山寻塔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曾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重建。元至正,明万历,清乾隆多次重修。塔高28米,底径8米余,6面7层,青砖围砌。过去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风光旖旎的鹿城全貌。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辟为商埠。1894年始在东塔山下建造英国驻温领事馆,次年落成。英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塔顶自然生长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全年常绿,实为奇观。今塔仍巍峨雄伟,像一座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东峰之巅

我与东塔合影

东塔又称象岩

在寻塔路上,我们发现了好几口古井,包括回环泉、宋井、海眼泉、无名井、思源泉、琉璃泉等七口古井,始凿于宋及后期。

海眼泉最好玩了,可以打水上来,井水清冽冰凉,洗个手很凉快,我打了好几桶的水,开心的不得了

路经江心屿石碑,得要来个合照致敬

走过共青湖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群黑天鹅,它们悠哉游在湖面上,我随手扔了点面包屑,它们抢的可欢了

路边还有三三两两可爱又漂亮的猫咪们,它们都不怕生,很是慵懒惬意

西塔就在我身后不远的地方了

凌云桥在江心屿的泻湖中,在西塔山北,桥塔相交,确有凌云之感 ,故名”凌云桥“。瞧,湖面上有蜻蜓或点水或盘旋,跟塔桥相映成趣。

塔桥背景下的我正在专心研读,研读完准备登西塔了

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一说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高32米,底径7米,6边形,7层,中空,系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就近处,江风吹动四十二个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塔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神态自然,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塔周围置青石坐凳,万木扶疏,清幽格静,引人遐思。因塔身倾斜,曾于1982年进行大修葺。今塔仍保持宋代风格。

西塔又称狮岩

环西塔掠影一圈

00:13

来个合照后,得要绕原路返回,因为正值西园检修中,封闭施工。

傍晚我们返回到原来的游轮码头边等船,因为沿江的这条路前几天受台风影响水位上涨,也在检修中,所以革命纪念馆和江心寺都去不了,很遗憾。不过我在馆门前给先烈们敬了个礼,感谢你们为祖国解放事业而牺牲生命,你们永垂不朽!

隔岸的温州城区近在咫尺,我们也要打道回府咯。

落日余晖下的瓯江,波光粼粼,再见诗之岛!今天的行程即将结束,但我在探索我的家乡--温州的路上还在前进中

阅读 3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