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春来到,单元教学促“双新” ——海口市第一中学区域组长学校基地培训

大美妞
创建于2023-03-15
阅读 1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2023年3月14日下午,海口市第一中学作为区域组长学校,面向海口中学教师,组织开展主题为“‘双新’背景下历史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研究”的基地培训。

培训活动从14:45进行到18:00,主要分为两大议程。一是上课、讲评课,即由海口市第一中学吴永红老师和海南省国兴中学熊春华老师各提供一节研究课,课后先由两位老师自述自评,再由与会老师评课。二是由海口市第一中学历史组组长吴永红老师做专题讲座《单元教学在选择性必修中的应用》。

活动逐项进行。第一项,上课、听评课。

海口市第一中学吴永红老师授课的课题是《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吴老师通过两个设问:现在从海口到北京,你有几种出行方案?古代海南名人张岳崧(1773——1842)如要进京,有哪些路径?这两个对比性的设问,引入了《交通与社会变迁》,而且也暗含了社会的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打破了教材的架构,按照单元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教材,按照时间脉络,整理成单元思路:1.古代交通的建设;2.近代交通的革命;3.现代交通的进步;4.交通与社会变迁。

讲解过程中,吴老师逻辑清晰,高屋建瓴,提炼归纳,充分落实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整堂课,吴老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海南省国兴中学熊春华老师的课,开始就给同学们理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间脉络:过渡时期:1949——1956年;曲折发展:1956——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接下来,熊老师通过一系列递进且令人深思的问题,推进课堂。如何理解新中国“站起来”了?怎样才能站得久?这些问题就是在引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整堂课也是充分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充分落实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

自述、自评和评课环节,各位老师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意见、做法或困惑。

山高学校老师提到要介绍重要概念,海师附中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琼山中学、琼山华侨中学、海口一中老师谈到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议程第二项,正高级教师,海口市第一中学历史组教研组长吴永红老师做讲座《单元教学在选择性必修中的应用》。吴老师讲到,单元教学不能脱离课标,要依据课标确定教学目标,并且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推进课堂的实施,目标的落实。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要有详略选择。结合高考,可以具象地讲解抽象的知识点。

最后,吴老师提供了单元教学的五大要素,供大家借鉴。

培训活动完美收官,但是理论提出后,重在落实,落实任重道远。

阅读 1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