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西瓜🍉
创建于2023-09-04
阅读 27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主题:开学第一课

时间:2023年9月1日

秋风习习,

带着夏日的尾声和初秋的凉意,

学校的钟声响起,

宣告着新学期的开始。

开学第一课,

不仅是新知的开始,

更是我们为整个学年定下的基调和方向。

814班的同学们,

认真看《开学第一课》后,

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精彩领悟和体会。

刘子张

仁者爱人,传承担当

“透过这一封封信条,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铁肩担道义,也践行着儒家最看重的仁德。”87岁的汤一介老先生将生命献给了儒藏。将儒家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在我看来,一切的传承,都建立在仁德和担当的基础上。

传承,离不开担当。历代像汤一介这样的有志之士对文脉守护,他们孜孜以求,殚精竭虑。这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责任。汤一介老先生说,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到身上的责任,便一定要担住。我们在马路上随手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杜绝污染,保护环境,便是对环境的担当;学习上认真刻苦,不偷工减料,不敷衍了事,便是对自己学业的担当;做任何事情都珍惜时间,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拖拖拉拉,不磨磨蹭蹭,这便是对时间的担当。担当,为传承保驾护航。

传承离不开仁德。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延伸到爱所有的人,最后,是爱天下所有的事物。汤一介先生,就是从仁开始,衍生为对儒家的一片热爱,对中华传统的一片热爱,也是对世间万物的一片热爱。也就是这热爱,让他下定了决心,去传承。我们在生活中,为老人让座,替老师搬书,借同学文具,避免一场争吵一个矛盾等等。这基本的仁德,便能让我们心中生出爱,像汪洋般宽广的爱,像高山般雄壮的爱,博爱,仁爱。仁德,为传承添砖加瓦。

我们今天要建设新文化,需要贯通旧邦与新命,未来以来,这4个字很流行,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过去未去,我们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传承中华文明和智慧,这团真火,这是汤一介先生那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以后也要继续传承中华文明和人类智慧,开创美好的未来。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是张载的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传承归根结底,便是仁德与担当。

应羽翔

今天,又是一个开学的日子,对此“开学第一课”成了每个中小学生的必看节目。这次,课上介绍了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文化典籍,以及从地上到天上的新型科技。

第一部分,介绍了将中华五千年文化保存集合的地方,称之为“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其中,展示了“甲骨文”“何尊”……但最为贵重的,还是包含了大部分儒家经典的著作——《儒藏》,汤一介老人作为他的总编撰,其功劳也是必不可少的,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儒藏》的“精华篇”,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画作,其中,以我国的重大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代表,课上,金晓明老师用它介绍了“蹴鞠”这一种古代球类活动;之后,老师又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家级画作,并说明了“司机”与“外卖员”在古代的工作形式,栩栩如生,十分有趣。

第三部分,则是介绍了中国古人类化石,高新老师告诉我们,今年三月,出土了第三具郧县人的头骨化石,他有100万年左右的历史,郧县人在当时就十分聪明,用石器来捕食动物,化石的发现为我们中国考古带来了新的重要数据,可见它的意义有多么独特。

第四部分,介绍了我们独特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马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各种动植物,有装死的象鼻虫,体积巨大的阳彩臂金龟,古老的红豆杉,新物种——武夷林蛙……我不禁感叹我国物种的多样性。

第五部分,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拉索”天文站,其中用了许多高纯度的水,以用来捕捉来自太空的微小粒子,十分先进;张老师则为我们介绍了我国国产最先进的飞机——歼-20,十分酷炫。

最后,以景海鹏为代表的“神舟”十六号乘组,为我们送上了三件“开学礼物”:一,上进心;二,好奇心;三,初心。在新的学期里,我们要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

汪博凯

今天我看了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内容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最惊叹的是舒冬老师和马方舟带领我们参观武夷山国家公园。这里植被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96.72%。利用振落法,捶打树叶,树上的昆虫进入假死状态,一个接着一个掉落,若你不怕昆虫,可以尽情观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中,你可以看见阳彩臂金龟攀爬的可爱,可以欣赏武夷蛙跳跃的英姿。

最敬佩的则是赵亚夫爷爷。62年前的戴庄村,人烟稀少,民不聊生,农民吃不好也过不好。在他60岁时,来到了这里,用自己的农业知识,让村民从不相信变成一起干,让村庄有贫穷转为繁华。

最神秘的是秦臻。他是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首席科学家。在他为建造“拉索”时,是在西藏羊八井工作,不论是技术,还是设计思想都是外国的,外国人也无视我们的努力,只重视他们的研究。这激起中国人的血脉,2009年,中国提出自己造,5年时间,他们跑了50多个站点,在四川高海拔地区找到了,在-35摄氏度,50%的氧气下建造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好了,发现了许许多多的从未见过的世界。正如他所说“要有中国人的声音,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人的话语权。”我们要为中国奋斗。

最伟大的是张威,他是我国最新研发的战斗机——歼20的飞行员。当它在描述歼20第一次飞上浩瀚的天空,是因为要护送运20——一架装有上百人志愿军烈士残骸的飞机。抵达后,我们用最高礼遇迎接志愿军忠烈回家。在张威的记忆下,即使他是军人,也忍不住落下了泪。

这些为中国奉献的人,从未想过是否可以得到多少回报,但都拥有为国争光的决心,现在是他们,未来是我们,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唐斯

 潮起正是扬帆时,勇立潮头,向光而行,这样的少年志气和青春光彩,是强国复兴有我的中国心声。

《儒藏》是一部收藏儒家文献的大宝藏,共有2亿个字,282册,510种,这些都是《儒藏》精华编取得的成果,而且。他们还要做全本的《儒藏》,《儒藏》若要全部做完,共有10亿个字,大多数人用他们一辈子也看不完这所有的《儒藏》,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做《儒藏》呢?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儒藏》来了解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影响我们两千多年一直到现在的思想,包括我们现在熟知的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都关联“仁”的思想,孟子也说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思是“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延伸到爱身边所有的人”。

而《儒藏》工程的发起者和主持人是谁呢?他就是汤一介教授,在该工程刚开始时,他已有76岁高龄,而且身体还被检查出疾病——肝硬化,当时就有人问他,他为什么要编写《儒藏》呢?他就回答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意思就是“遇到困难,绝不逃避,遇到责任,勇于担当”,这也是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王俊伟

今天是9月1日,是我观看2023年开学第一课的日子。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我认为这次的开学第一课非常的有意思。

   这次邀请的人很多,而且都是重量级,如:研究员高星、“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这些人都让我感到印象深刻。

开学第一课介绍了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现代农业黑科技、“拉索”的前世今生等等项目。

虽然以上说的那些都很有意思,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还得是最后和神州十六号乘组的连线。

航天员们送了我们三个礼物。第一个便是朱杨柱的“上进心”,在他短暂的介绍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如果他上不了天,那么他就来研究上天的东西;第二个是桂海潮的“好奇心”,他便是对航天事业的好奇,才选择成为一位航天员;最后一个就是景海鹏的“初心”,他为了实现他的航天梦,他整整花了十年时间,正是因为这位航天员的初心,才造就了他的伟大航天梦。

景海鹏甚至还说,将来还会实现载人登月,火星采样等工作,这真是令人期待。

郑雅桐

作为一个美术爱好者,最令我眼前一亮的莫过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宝在各方人士努力下回归祖国,“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更是将珍稀古画永久保存起来。对于我国古代流传下的文化,我们应将其铭记,我们中学生也应成为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未来有我们,强国有我 !

高思源

开学第一课又是让人震撼的一课,大屏幕就能展现现代科技的发达。   

 “法乎天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中国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国宝实现数字化团据经历了地震、台风和40度以上的极端天气;为了建“拉索”来观察太空中的奇观,住在荒无人烟只有狼的嚎叫声,听着都如此可怕,更何况他们的亲身经历呢?他们以结果为动力,第二天在缺氧与极冷的天气下建立“拉索”。考古研究也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的工作,但人员们并不怕这些艰苦的考验,为研究古人类作贡献。

武夷山国家公园种着而这些茶叶是不用喷农药的,没有虫子吃,因为他们把大豆叶种在茶叶下面,害虫只吃大豆叶,从而保护了茶叶。因为大豆叶比茶叶要甘甜,所以害虫只吃大豆叶,同时只有也有许多小昆虫生活在那。人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需多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也需要在面对困难是冷静思考,解决问题,不要成为那个遇到问题只会嚎啕大哭,而不会解决问题的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农业也是一项被国家重视的工作,魏巧老师和她的丈夫放弃了高级工作回到家乡研究机械化种田。赵亚飞赵老因看见农民住篱笆墙,吃不饱的问题,于是决定帮农民富起来,把田种好。再来看看军事方面,现在为高龄的陶老在19岁时参加抗美战争,并首次发射120米炸弹将敌军飞机轰炸,但也有许多志愿军再次战争牺牲,最小的只有19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国安”,为中国志愿军致以最高的礼仪。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带着这些启迪开起新的学习生活!完善自我,和缺点说拜拜,养成好习惯,做最好的自己。

黄可馨

“拉索”的前世今生

“就在去年(2022年)的10月9日,人类历史上观测到的最亮的一个伽马暴。”而接受到这个信号的仪器正是我国新一代天文望远镜———“拉索”天文望远镜。

 经曹臻老师讲解得知:“拉索”是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英文打头字母缩写“LHAASO”的音译。该站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拉索”采用四种探测技术,可以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来自于高能天体的伽马射线和宇宙线,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伽马射线探测装置。由此我大开眼界。

既然“拉索”如此之声名远播,那不用想,它的建造过程一定艰苦不堪,毕竟“风雨之后才有彩虹”嘛!经曹臻老师描述:“我从2017年起,聚焦主体工程开始建设、首批探测器投入科学观测、全部建成至通过验收,四上海子山,两进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水池,全程记录了“拉索”建设过程。第一次上山是在2017年6月4日。“拉索”基本完成相关配套工程,主体工程即将开始建设。

我们乘坐早上6点25分的航班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发,7点半左右抵达我国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稻城亚丁机场。此处海拔4411米,飞碟造型的机场,充满科幻感。高原六月天,天气说变就变,我们出机场的时候,寒风乍起,空中飘起了雪花。初到高原,大家都小心翼翼,顶着寒风慢慢地往大巴车集合。”

 我不经肃然起劲,虽然没有去过稻城亚丁,只在图片上短暂欣赏过,但丹丹看那满眼洁白的鹅毛雪景便知那寒冷刺骨入髓,接下来的讲解便也印证了我的猜测:“2017年6月4日,走出飞碟造型的稻城亚丁机场,我在雪中留了张纪念照。走在我后面的是“拉索”项目办公室主任白云翔博士。”

他们面对被艰难险阻掩藏的梦想不放弃,不抛弃,执着追求,凭着超乎常人的毅力,用双手与汗水一块一块地垒砌中国在天文学界上坚实毋庸置疑的高大堡垒,这种高尚的品质将被世人称颂!

程子航

人生就像被困在一座山中,而学习就是寻找出路,即使有时略微休息,也总要继续前进,这就是开学第一课的意义。

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学习为国献身的先驱们,诗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的青春只有一次,要趁年轻好好学习。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为了中国梦聚在一起奋斗,我们青少年背负着国家的未来,可谓身兼重任。应该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向优秀的人学习,用来更好的建设在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认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奋斗的目标;遵法守法;团结互助;友善对待他人,这才是全新时代少年身上该有的品质 。

单奕涵

9月1日晚上八时,《开学第一课》准时开播。首先,镜头来到了集艺术、文化、历史为一体的版本馆,看见了差点被当成废品卖掉的青铜器,有十亿字的《儒藏》……我们还参观了国家公园,看见千奇百怪的动植物,欣赏流传至今的名画,赞叹千里江山图的壮美,参观农田,看机械化种植。参观中国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了解抗美援朝的空战。最后,与神舟十六号三位航天员视频,学习到他们的上进心、好奇心和初心。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便是了解抗美援朝空战那一幕,数名飞行员牺牲,年纪最大的,也仅在二十九岁,那场战争最后的胜利,少不了他们的血鲜血。而如今,中国强起来了,2022年9月16日,数名先烈遗骨在歼—20与其长机的护送下返回祖国。中国以最高的礼遇迎接他们的回归。"长空祭志魂,英雄归故乡,向志愿军忠烈敬礼。"这句话,道出数亿中国人的心声。我们,因他们而骄傲。

在介绍"拉索"时,曾提到国外的一位主持人直接忽视中国的设计,觉得这个领域外国的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激起许多人的干劲,在拉索的问世后,用实力证明中国能行,使中国天文科技更上一层。而这背后,也是人们努力的收获,在寒冷,缺氧的条件下,完成一件看似登天的成就,这就是中国的力量。

一节课下来,我对中国的认识更进一步.中国不再是软弱可欺,在数代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国强起来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所言,一针见血,当今中国,一派昌盛,但背后,是汗与血的堆积,去除表象,找到根源,才是事成之本。

朱梓涵

开学了,我们要准备什么?《开学第一课》给出了答案-----好奇心、初心和恒心。

本次的《开学第一课》分为三个部分-----文化,土地,星空!好奇心是什么?是人们对数千年前古人的痕迹的探索;是生物学者对武夷山上生物的惊喜;是航天飞机冲天的豪言!初心是什么?是千年来对儒家文化的执著;是清华毕业回来搞农业的坚定;是父辈对子孙 后代一成不变的期望!恒心是什么?是《儒藏》编撰者呕心沥血的书写;是赵亚夫在土地上不知疲倦地工作;是“拉索”工程顶着严寒十年如一日的建造!

开学需要的是鼓励,在看到考古工作者成果时的兴奋,在航天员握手击掌后的坚定,这都是鼓励,《开学第一课》给了我们鼓励,赠与我们好奇心、初心和恒心,有了它们,我们就可以坚定地向未来,踏出扎实的一步!

甘恬希

今天看了开学第一课,震撼到我的是那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看不完的《儒藏》背后带病主持的汤一介老先生和参与人员们,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背后坚持不懈的参与者,是分析、还原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中郧县人的头骨化石的研究人员,是守护这一方水土的人,是用实力打外国人的脸的“拉索”中的科研人员,是战争中奋勇杀敌的军人,是桂海潮乡村振兴的背后,是一位位农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种田的声影;展开的古代典籍、画作背后,是一位位项目参与人员的努力;那神秘的星空,是一位位天文学者在探索;现在的国泰民安,是一位位军人在守护。

我们要怀着好奇心、初心与上进心,奔向未来的殿堂!

俞祎恒

《开学第一课》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识,讲了文物、文学、考古、自然、宇宙、耕种等,讲了相关的人的奋斗经历,十分有趣。

我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我也看到了这些成功者背后无尽的付出。成功确实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珍惜。当我看到空军战斗的那一段时,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飞行员只有19岁便战死于空中,我们现在的幸福是他们一点点缔造的。

大自然也十分神奇。在讲昆虫时,我最为震惊的是一棵大树就能敲下十几只昆虫,而且形态各异,有很多我都没见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这边的生态远没有那么好,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爱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

真期待明年的《开学第一课》,真的太有趣了。

陈泽逸

昨天,我有幸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这个节目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生动讲述了我国在党的引领指导下,在文化传承、科技兴国、农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辉煌成就,我深受感动。

在节目中,我看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航天科技迅速发展,“拉索”自建成后,侦查到宇宙中许多奇妙之处;农业科技化,依靠科技兴农,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志愿军烈士们为国不惜牺牲一切,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让我们以青春之名,书写辉煌新篇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默默贡献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相信我们最终能成功!

卢一川

今天是9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了,晚上学校让我们观看开学第一课,到了晚上八点节目正式开始了,我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的认真看着。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一开始,主持人小撒便请出了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他向我们提出问题,到底是该读儒lang,还是儒Zang,正当我绞尽脑汁时,王教授给出了答案,是儒zang,之所以读儒zang是因为这是从古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书籍,是儒家的宝藏,那是一代又一代人类的瑰宝,它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抗美援朝老飞行员陶伟老先生,他驾驶着飞机与敌人顽强作战,还有首次驾驶歼20为志愿烈士遗骸回国护航飞行员张威,这些英雄的事迹都让我感动。我们的祖国现在越来越强大,作为中国人我也感到非常骄傲。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非常有意义,他引导我们探寻梦想,并朝梦想努力奋斗。

 吴雨桐

首先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各种古老的文物中蕴含了古人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时间的沉淀,例如运用高超的技术将文字镌刻在青铜器内实在是令人叹服。

其次是历史学家与古人穿越时空面对面的交流,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逐渐看清人类的起源。

跟随老师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苍翠欲滴的树木,潺潺的河流,芬芳的花朵让人好不心旷神怡。这里是鸟的天堂,昆虫的国度,哺乳类的世界,动物的乐园· · ·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游人留下的足迹,各式古色古香的书院,看的人好不眼花缭乱。作为下一代,我们也要继续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在乡野间探寻机械化农业的秘密,见证乡村振新化改革发展后的新面貌。听着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为之动容:放弃高兴技术工作回到乡野田间只为让人们过得好一点。不禁感慨:他们是平凡中的英雄!未来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在我们手中!

与在太空中的航天员们对话,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收获好奇心,上进心和不懈的坚持。千百年来人们为登上太空所做的不懈努力在现代成为了现实在未来,中国人还要在航天路上走的更远,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不断的努力!以梦为马,终将到达。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还将登上月球,实现更伟大的理想和目标!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将星火传承下去,将中华名族的伟大精神发扬光大!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好好努力,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夏天

当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结束后,我被节目内容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我一定要自立自强,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清理垃圾,保护环境,虽然这些都是无足挂齿的小事,但荀子《劝学》 篇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相信“点滴微光,可成星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我们的祖国就能做大事,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学习、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强国复兴有我,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更是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和责任!

满丛语

又是一年开学季,观看《开学第一课》是必不可少的。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明,再到科学技术,本次《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鼓励广大青少年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到强国建设的接力中。

随着帷幕缓缓拉开,主持人撒贝宁和龙洋向学生们致辞,开始了“行走的课堂”。节目精选三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着眼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大范畴,分别以《国家版本馆》、《儒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现未来已来,过去未去的思想。

   赵亚夫爷爷扎根农村64年,服务农民脱贫致富。像他一样的农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默默深耕,他们的担当鼓励着我们用行动在“强国复兴有我”的篇章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通过国家验收,在1188个小土包中,有约45万吨的纯水,是唯一一个观测到2022年10月9日最亮的伽马暴,再次为中国航天观测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

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首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开学第一课》,展现了我国科技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令人热血沸腾。

苍穹之上,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也为全国中小学生送来3份开学礼物:不断探索的上进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坚如磐石的初心。像高中生余承霖所说: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们要和中国航天一样,怀着赤子之心,冲破地心引力的束缚,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寻脉中华,坚定文化自信;纵览中华,守护大好河山;逐梦中华,树立远大理想。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为了强国复兴而奋斗!

林哲锴

9月1日是大部分同学的开学日,很多同学还在留念那美好的暑假生活,可是时光匆匆,让我们来观看这开学第一课吧!

首先是撒贝宁老师和龙洋老师带来的精彩演讲,然后就步入了第一个环节,认识中国的汉字,中国的历史。

早在几万年前,就有远古人类在中华大地上繁殖生息。从最早的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是一个进化的历史。考古学家发现,在北京周口又掘出一副远古人类的头盖骨,又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且伟大的存在。正是有了这些,中国的历史才会完整。

接下来到了国家重点景区武夷山,这里是自然的遵循者,也是古文物、古老事物的发祥地。通过管理的。步伐。我们看到了千奇百怪的昆虫,如近几年刚发现的采金龟,它的体型在昆虫界可以说是巨无霸的存在,还有象鼻虫、螳螂、装死甲虫等等。趟过小溪,在草地上可见到武夷林蛙,它也是新品种,它有着枯黄发褐色的皮肤,在丛林中可以轻而易举的逃过天敌的视野。

 我最喜爱的是茶园这一部分。有一位说是阿姨和他的爱人博士叔叔。他们都是学农的。他们放弃了优秀的工作岗位。回到镇江老家,在田间种地。他们学会用机械耕种土地。一个小时20亩浇水100亩,是多么高效率的种植。他们很聪明在茶树旁边种大豆,这样害虫就会吃茶比茶叶更甘甜的大豆叶子,而不吃茶树了。这样一来,庄稼都可以不喷洒农药。

 开学第一课,精彩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正是有了这些前辈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科技创造幸福生活。

张子衿

新学期伴随着九月的秋风如期而至,在新学期的第一天晚上,每年的老节目《开学第一课》准时开始。我早早坐于电视机前,等待着彩色的画面。

荧幕中,舞台中央陆续出现了许多名专家,他们带着不同领域的重大工程展示于我们面前。他们的工程或为整理修复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或从事于工业推动着向前的科技,或把大把光阴献给祖国和人民在这些工程中,有的人忙碌到在十七天跑了十四个城市,有的人经历了设备简陋和环境恶劣的困难,还有的人耄耋之年仍在为这份事业奋斗着直至病逝。看着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苦奋斗,我感到震撼。不仅震撼于无数人为这些重要工程的奋斗,也震撼于我国真的富强起来了。

在这么多工程中最令我不禁发出赞叹的是拉索工程。拉索是一个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在去年十月时它非常幸运的捕捉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完整的伽马射线暴,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在收集到的信息中发现了六万多个超高能光子。这些信息给全世界打开了探索宇宙未知领域的大门。

   同时,拉索观测到了蟹状星云。这团星云的产生于近一千年前,被我国北宋的官员记录了下来。一千年后,我国的科技再次观测到了它。这是一场时隔一千年的接力。

眼睛移开荧幕,转头看向历史长河。从古代的雕版印刷变为活板,再发展为现在的一台机器就能解决;从蔡伦造出的第一张纸到如今的大批量生产;从火药的发明到威力巨大的各式各样的武器;从“铁犁牛耕”时代到现在的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科技的接力从未停止,旧的事物被长河淹没,再浮出水面时有了新的模样,带来了新的时代。

跨越时空,同一片星云见证了我们中国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国家在苦难中历练后变得富强。

想到这漫长却也短暂的一千年,古人的痕迹从未消失,他们一直指引着我们未来的发展。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我也深切地明白国家科技发展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的手上。历史从未停息,在这滚滚的长河中,我们将成为一个个浪花,不断向前,生生不息。

田婧琪

随着夏天的气息愈来愈远去,开学季也已经来临。伴随着九月的微风拂过,无数学生都踏进学堂的大门,迎来新学期的第一天,迎来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与此同时,全中国学子的同一堂课在央视开启了“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立足时代前沿,以独特的视角来回首过去。令我所惊奇的是,今年的课堂与平日的不同,来回穿梭于实景课堂之间,令人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如银幕上的那些人般在真实的自然中去体悟,去感想,去发自内心的思考。在屏幕里坐着的那些学生和主持人所处的环境,也与现实生活的不同,是虚拟的课堂环境。在一些细节中,每个学生与家长都亲眼见证了中国技术的进步,也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质量,令我们骄傲。

在整个节目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儒藏》一书的介绍。大约只有3厘米厚的书,却融入了中华自古以来所有的儒家思想,汇聚了所有中国人一直以来以此为荣的自豪。汤一介老先生是其中功不可没的大功臣,是他提出了要把这本书修复,也是他让全中国的人可以看到中华不可失去的文化瑰宝。

《儒藏》,如藏。它便是像宝藏一样的存在。但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汤一介这样努力保护它的研究者,才得以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宝藏。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对文物的保护和抢救,却默默无闻,甚至大多数还不被人知晓姓名。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些历史文物和现代电脑技术的结合是,内心也被震撼了一下。是啊,这是现代科技技术,将历史的沧桑与古老结合在了一起,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在《开学第一课》中,我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江河;也看到了祖国的丹青墨宝,笔墨山河;但是看到了祖国蒸蒸日上,与日俱进。这些巨大的变化都是由无数不知名的贡献者默默奉献。是无数平凡人通过知识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

岁月荏苒,吾辈已少年,当自强。纵观我华夏中国,前有滔滔历史如黄河奔流不息,后进时代发展如长江滚滚而来。如今我们已升入初二,即将面对一年后的中考。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当接过新中国下一代的使命,好好学习,不负岁月,不负祖国。

开学的钟声,是秋天的诗,

也是我们开始新征程的号角。

让这开学第一课成为新学期的指南,

引领我们在学习的海洋中航行。

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

都将成为我们未来的璀璨星河。

阅读 27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